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新宝注册)、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0 10:40    文字:【】【】【
摘要:首页、(新宝注册)、首页 我读农业硕士,难道就是为了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去赚那每个月4200块钱???我当初就应该大学毕业直接找工作,或者是跨专业,反正就是应该跳出农

  首页、(新宝注册)、首页我读农业硕士,难道就是为了每天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去赚那每个月4200块钱???我当初就应该大学毕业直接找工作,或者是跨专业,反正就是应该跳出农学这个圈子。硕士毕业工作确实不难找,但是工资真的不比本科毕业的高多少,工作还比别的专业累的多。同样都是研究生学历,农学研究生就是最次的那一等!你考上了都没人看得起你!

  四年的农学本科教育基本上就是de -education,数理逻辑退化严重,英语水平甚至都还不如高中,学到的知识没有一点实用性。全国农学生期末考试都一样,背就完了根本不用理解和思考,很容易把人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式里,越学习越与社会脱节,越努力越捞。2018年农科就业与本专业相关比例为57%,全学科最低。所以,你学的专业课知识有什么用?

  至于毕业之后的出路,如果你想留校的话,普通研究生没有资格。原因很简单,我们能留下来干啥?水准之上的本科院校的专职辅导员,要求都是博士学历且有相应的专业限制,一般以政治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为招聘要求,比如2020年双非本科青岛大学的对外招聘就是这样。

  第二,考公务员,农学研究生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此类职位基本限制于乡镇政府或者中西部地区。而且考公难度远远大于考上研究生。三不限岗位一般竞争都很激烈。另外附加一个信息,今年农科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考公的岗位只有5个(注意是个),经济学是400多页。

  “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这是大家普遍的共识。可能你会问为啥没农学?那是因为这四大专业根本不带农学玩。每年的农学研究生甚至需要紧抱公认巨坑的生物学的大腿才能勉强找到工作,而你农学所谓的生物学连人家本专业的皮毛都算不上。人家生物专业生自己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哪个老板会去录用你?你不读读这个专业还真不知道竟然有专业在蹭生物学的热度。农科论基础研究和生物没法比,论实际应用,科研和实际明显分层,实践能力几乎是0,这就是现实。农学研究生虽然在做生物,但基本就是那几个固定的方向,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基因功能分析,再加一个转基因。做拟南芥研究的越来越多,做主粮作物研究的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导师的研究课题与农业生产没有实际联系,对提高生产力短期和长期内都没做促进作用,研究课题的生物学意义大于农学意义,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意义,可以说是浪费了大量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产出了无数篇灌水论文,却不能解决任何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现在是这样,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

  研究课题的话是要在基地驻点的,取样、处理样品、检测,然后又取样。每天重复着做实验,育苗,定植,测指标,天天跪求苗不要枯死,真的是煎熬。这些事情大部分都要自己独立完成,很枯燥,一个人很难坚持下来。需要长时间下地。风里来雨里去是常态,没日没夜的数据处理,分析汇总也是日常工作。我记得那时的感受就是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不仅是风吹日晒,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孤独,无边无际的孤独。我在那段时间感觉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那时见到几个农民都会很开心地去聊两句,然后晚上自己躲在床上哭。我大学四年没掉过一滴眼泪。我一个农村娃考上研究生也没流泪,没想到梦想实现了,却是那么的苦涩。

  我是A 区某双非农艺与种业专硕毕业生。负责任的告诉你,我每天做的工作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这份工作已经算是待遇相对不错的了,我的同学确实有进农业局做技术员的(三届同门就他自己,实力顶尖,运气也非常好),但大部分都跟我一样每天为了生存而工作。

  不要幻想什么发展前景,国家政策扶持。被导师灌了那么多鸡汤,可是现实是什么样?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养家糊口,既然工作那么累那么收入能不能与之相符?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农学研究生会不知道吗?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我们!

  农业很重要,但其产业结构本身落后,不可能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重视农业,但不会优先发展农业,未来即使爆发粮食危机与农学生的关系也不大,一片田的病虫害不需要百八十人去研究(事实上两三个业内人士就足够),农业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哪怕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基本完成,粮食政策齐备,三农真正作为国之根本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可,智慧型农业和机械化生产开始推广覆盖,农业发展更多需要的还是有编程和机械这类背景的人才,而并非是我们农科生。农民已经被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通俗点讲,农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做农资销售或者流转土地自己耕种,毕业回家务农就是我们的就业。是的,这是国家新规定的毕业生就业,只不过这些岗位的入职要求都是负门槛。我为什么说是负门槛?因为做销售我们如果没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业绩都比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种地比不过老农民,科研赶不上生物,实操,在靠天吃饭的大环境里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任何方向几乎都发挥不到你大学专业的背景优势。甚至很遗憾的是,农药公司的销售招聘要求为大专学历,科研院所的职员几乎抬到海归博士,连公务员考试涉农编制都以工科计算机为专业要求,新农业红利期更跟农学没有一毛钱关系。一身屠龙之术的我们,终将会被高度竞争化的社会所抛弃。土地集约流转和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背景下,农学生的未来真的很令人绝望。

  农学不等于农业!一些没有接触过农学专业的人经常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但大多数农学专业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区别。现实是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根本不足以助农,甚至对农业增产没有帮助。国家并不需要这么多卓越农林人才,相反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链的底端,身份低微,自身价值也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农学本科老师尤其喜欢拿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这类中央一号文件来做思想工作,试问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农业的相关政策,有几个字和农学有关?现阶段中国农业是综合性的产业,其主要矛盾是个社会问题,是经济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更多需要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乡村振兴更需要懂经济,懂市场,懂营销,懂法律,懂政治,有资源的人才,而农学仅仅是一个发展到瓶颈期的自然科学学科。农业农村部招其他专业比农学还多。农学院的学生天真地以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在他们手中,殊不知国家和社会根本不需要他们!农业的进步是需要在其他行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依靠富余资源的统筹利用从而拉动自身发展的,这本身就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们的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我国耕地资源分布相对零散且个体农户财力薄弱,种植农作物的价值水平低,种植结构85%以十亩以下的零散户居多,零散户基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上,没有电视上所谓的水肥一体化,田间墒情监测系统等。想像美国平原一样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实地去农村看看吧,辛劳种田的是农民居多而不是农场主,大多数农户根本负担不起。市场总是会向高利润、低成本的方向倾斜,机械化生产的成本要远高于哪怕农民在田里顶着日头挥汗如雨所需的花费。哪种选择更符合农民的利益?结果显而易见。我国农业产业长期面临经营主体高度分散、产业链条漫长等诸多问题,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障碍重重,因此大量农业剩余正在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出去,政府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趋于下降,扣除价格影响后实际数量下降,农户生产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下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的农业投资的比重也趋于下降,大量农户储蓄存款正通过金融系统逐步转移。从另一方面看,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质量档次、工艺水平、营销方式等也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主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农业产值的三倍,而我国大概只有一倍左右。此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80%,而我国仅有三成多点。目之所及皆为差距!农业发展所需资金同样短缺。资金缺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农业产业要获得较大发展,农村经济要有质的提高,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现如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户、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更为突出的是,农村资金外流倾向十分明显。除邮政储蓄这一传统的农村资金流失渠道外,农业银行及其他在农村吸收储蓄存款的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都相当少,不少地方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本就不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大量外流导致金融部门信贷支农资金的不足,从而削弱了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单单是资金障碍就无法得到根源性的突破。这些日积月累的问题会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那一天,可试问我们这一代人有多长时间可以等?我国农业在产销和供需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或者说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我不想听什么农业兴国,舍己为人。不考虑自己一心报效国家的人确实是有,我不是,你不是,谁爱是谁是。没错,我就是这么现实。当你真正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一切情怀都显得那么的滑稽且幼稚。

  那些劝你学农学的人,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者。我想请问,计算机金融等专业为什么不需要大力宣传,天天讲?觉得农学的“韭菜”不够多还是没人替你们做那些脏活累活?这样的钱赚着,心里不会痛吗?

  一个一天不工作就会饿死,没车没房的现实版吊丝,没有心情跟你开玩笑。离农学越远越好(生化环材也不要去尝试),我恨这个专业,更恨四年前的自己。

  —————————分割线日留:讲的有点多,可能触犯到了相关方面的利益,近期被查水表了。文章内容有删减,评论区留言不能再回复,望理解。

  笔试感觉不太行,面试2轮,第一轮是分组讨论,问题是关于新媒体宣传创新的问题,我完全没有头绪,就担任了组织者身份,结果发挥还不错,当时看面试官的表情,我就知道稳了。

  一面是群面,主要考察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我提前准备得比较充分的题,答的时候心态很轻松,还举了几个“三农”领域的例子。分行的老总突然问我对“996工作制”的看法,我一顿表忠心、服从、拼搏,顺利拿下了一面。

  二面单独面试,3个分行大佬,问了一些专业问题,比如你认为你所学的专业对重庆邮储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还有一些个人问题,包括能不能打篮球。我一贯的面试原则就是:充分准备、精神面貌积极、心态平和。二面也顺利拿下。

  ”。当时投这家公司,主要是和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对口,去面试的时候武汉正热天,我穿了一件白色长袖衬衫,考场冷气也不足,热得我受不了。

  面试的时候,其实还是蛮正规的,面试官年龄都比较大,人也很友善。再加上都是一些比较熟悉的专业问题,包括农业资金、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现代化等,所以答起来也比较顺畅。

  经过社会捶打和毒打,现在看来公务员还是更香。每年那么多人报考,还是有道理的。

  报枣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考试,完全是受室友的影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报了名。

  因为当时对这个没有很上心,面试之前简单了解了一下面试流程,自我感觉发挥得比较差,当时就觉得肯定没戏,结果出来我还很诧异。

  是一家做土地流转的公司,公司地址在湖南。因为和我研究生的方向比较对口,当时抱着比较好奇的心态去参加了面试。

  本来以为应该没什么人去参加,结果坐满一个大教室,而且都是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湖南的就业压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公司规模其实不小,但是面试的规范性做得并不是特别好,面试基本上就是和一个部门的老总聊了十分钟,offer也是人资直接用微信通知的。最后虽然顺利通过了,但是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

  我当时就就傻乎乎的,认为先一心一意把论文写完,再去着手准备找工作的事。毕业论文一字一句敲出来的,第一次查重就在2%以下,毕业论文也拿了优秀,但最后敲定的工作比班上很多人都差。

  很多央企、国企在研二的上学期就已经开始秋招了,这个时候岗位比较充裕,上岸的难度也相对较低。等到来年春招,一是岗位已经比较紧缺了,二是竞争压力大很多。再加上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心态也会越来越焦急。因此,在秋招之前,一定要把简历准备好,多去关注优质企业的招聘公告。一般这些企业都是有笔试+面试的,笔试的提醒其实大同小异,考试前该刷的题一定要刷,该准备面试技巧的,一定要好好准备,一点精力都不能少花。

  1)优先还是投那些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明确招农业类专业的岗位。主要还是那些和农业相关的企业,农业银行,农业局、林业局、供销合作社、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的招聘公告多留意。

  2)毕竟招聘农学专业的企业还是很有限的,把专业对口的工作投完之后,一些对专业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好工作,也不能错过。

  包括部分银行在内的很多工作,除了一些技术型的岗位外,对专业要求不那么苛刻。在招聘简章里会出现“专业不限”“以....专业为主”、“优先招...专业”,虽然没有出现农业类专业,但是可以投递简历。

  反正投一份简历也不损失什么,不投可能会失去一个机会。我当时总共投了不下50份简历。有一些offer就是通过广撒网来的。

  必须要承认,农学专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冷门,以我学习的“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现在划为了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很多公司的HR根本没听过这个专业。

  我会在添加完简历附件之后,再在邮件里专门对专业说明一下,包括学习的内容:管理学、经济学基础、农业经济学、社会学、农业推广、计量经济学等。研究的方向:农业经济、农业管理、农业旅游。以及主要培养的人才类型。

  有时候标有“管理类相关”“经济类相关”的岗位我也会投一下,HR也会专门打电话,让我介绍一下专业。我会告诉他这是一个交叉复合型的专业,所以管理类、经济类的知识我们也会涉及,相应的岗位也可以胜任。

  1)绝大部分的央企、国企只招应届生,即使有社招,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格外高;

  3)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应届生身份会帮你过滤掉大部分竞争对手,大幅降低难度;

  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应届生的身份,错过了这一年,再想找到优质的工作,难度会打打增加

  所以,建议农业硕士们还是向党组织靠拢,提高思想觉悟的同时,也可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享受更多的优势。

  很多同学研究生上岸之后,基本上就完全松懈下来了。课也不认真听,期末论文也不认真对待,各科的成绩单很不好看(有的工作单位会考察研究生期间的成绩)。

  混了两年之后,突然面临就业压力,一下就慌了神。最终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为专业冷门,其实并不客观和理智。

  该考的证考起来,英语六级最好过了,专业相关证件要拿到手。课余的时间,多去运动,把自己收拾精神一点,其实在面试过程中也会很加分。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关注“三农”领域问题。农业硕士考公,也相应会享受一定的政策红利。

  2021最新更新的湖北省公务员专业目录中,农业经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等农业专业被

  岗位不要直接搜索“农业管理、农村发展” 等专业细称,而应该搜专业所属类别

  牧原食品股份、正邦集团、新希望集团、北大荒、新农开发、亚盛集团新五丰、福成五丰、华英农业、圣农发展、民和股份

  各个专业都有其就业的局限性,想要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其实都要花一番精力(除了一些稀缺、高技术含量的专业)。

  介绍一下我的背景。2016年毕业于某西南211农业院校,农学本硕连读,没错,当年我其实高考成绩还行,当年入学起码也是上了学校的王牌专业。至于为什么选了本硕连读,那必然是为(nao)了(zi)科(jin)研(shui)。但是我并没有读这个硕士,因为大二时候辅修了金融的双学位,也算是把手扒到了坑边。我对我们学校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对这个学科,已经无法避免的学科环境感到无奈,以我失败的经历来一波劝退。

  首先,这个学科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发展不好,而是行业内人的短目。多数大一学生没什么目标,有目标也不一定是切实可行的。这个时候,第一个骗局就是把学生骗到实验室洗试管。然后有的人觉得这就做科研了,还有神气的不得了,现在回想起来简直笑尿了。

  这一点,也有可能是我们学校比较闭塞,或许沿海地区的农林院校实验实习两不误呢?第二个问题,多数老师会给你灌输第二个思想,就是

  。就差一句,21世纪是农学的世纪了。不过这句话接在后边也没啥问题。大一大二的学生多数还是会被感动到的,我也是。但我确实懒,我们专业是要下地抡锄头的,你没抡过你真的不知道抡一次有多累,下一次地,全身疼一周。不过可能对缓解亚健康确实有一定好处,我们大三的时候耕作学的实验,就是下地种菜,一周一次,但是全身痛就没停过。那半年是真的难受。也是那个时候,我就在我们学校上了一个金融的双学位,好在当时管的不严,学位证和第一专业的学位证没有任何差别(貌似现在管的严了)。我从多个方面重新审视了一下农学,不是说不喜欢这个学科,而是开始发现真正的弊端。宏观来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本身的产出不用多说,毕业了不参与这行还算好,参与了你可能和月薪过万无缘了。我指的是真真正正的农业这一行,出来卖农药不算(一会再说),那是销售。再说,学农学怎么就成了做贡献了?我干哪行哪业赚工资纳税,多纳就是多贡献,怎么就学农就是不一样呢?

  特别巧的一点是,学农学,没人要求你考英语,没人告诉你学好数学。作为一个“科学”类专业,竟然数学我用高中知识就考过了,因为我真的没怎么学高数。然后跨专业考研的时候,才发现又要考高数,英语还不能差。是不是有点天然阻断了跨专业?再说说这行找工作。我校双学会的时候我去了,来了不少农业公司,我咨询了其中一家,具体做什么的忘了,聊了一圈以后,HR看我空白的简历,问我怎么没有实习。我特么假期总有实验作业多留半个月,还要上个双学位提前来半个月,每年假期基本都折半,哪来的实习。最后说了半天,觉得我要来,试用期1500,转正2000。。。所以,都说6成网友月薪不足5000,我真的一点都不惊讶。但是像这些农业企业即便在我们一个农林院校的双选会,也不是很多人光顾。来了两家银行,排队排到了会场门口。

  还有刚刚说的毕业去做销售卖农药。其实一个师兄的亲身经历,师兄植物保护也是本科毕业算是混的不错。但是出来吃饭,说一年30万差不多。还是有点羡慕。不过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既然卖农药你面对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农民,你跟他你的农药这好那好他也不太懂,但是请他喝顿酒,他觉得买你的农药问题也不大。这生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也就是如此了,但是以后吃不吃得消呢?

  最后来说说,我班上的发展吧。几个学习好的,一个保送去了清华,但是后来跟他交流已经改行做肿瘤方面的研究了;一个女生去留学改成园艺工程,现在在欧洲读博了;另一个保送到厦大研究动物方面的东西。剩下的基本上都继续了硕士。毕业貌似只剩了一个人在本校读了博。多数人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的省份发展。后来没什么联系。

  我也算成功上岸,从金融转到了计量。也还在欧洲读书。只不过确实比别人就发展慢一步了,不过还算走在正确的时间线上。

  补充点东西,算是我对于农业行业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果有人有同感,希望可以多多交流。

  。越是多产,这价格越是卖不上去。且不说,这中间各种中间收粮的差价,仓储保存,工厂细分,供应链维护甚至到各个农业公司在市场上抢占份额,这都是要花钱的啊!作为农民,或者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或许知道,但是并不完全知道,这粮食种出来,到底值多少钱。多数农民会做的,是根据上一年的收成和市场上滞后的反馈,来制定今年的种植策略。我个人以为这类农民也算是中国6亿农民中比较有远见得了。这一些列操作涉及几个问题,涉及到天灾人祸:

  农民有一定的市场知识,但是不至于了解全部,比如因为去年的价高,导致今年适合种白菜,然后有一窝蜂的人会转去种白菜,人为的导致“谷贱伤农”;这只是最简单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不同收购方给的价格不同而导致的亏钱;

  还有其他更多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玉米大豆为什么90%要从国外进口?多年前北方地区那么多乙醇汽油,这乙醇是哪来的?还有经济历史方面的问题,中国自成立以来打地主导致的一些问题。

  农民,或者说农业背负了太多。前边的很多答案都在说我们比不了美国澳洲那种大农业制度。可是为什么呢?农业人口多?是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从经济层面上来说,还是由于没有一个同一化的管理。没错我说的就是“地主”般的管理。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懂市场定价,种植方案,合理套作间作,包括下游产业链的问题呢?这农民想赚个钱也太难点吧?这事连资本家也不一定做得好!

  当代农民难道就不能像城市白(蓝)领一样受雇于一个“农业公司”吗?工作内容就是种地,该领工资领工资,该纳税纳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在有什么需要24小时看管的,再顾个夜班。有何不可?我也知道,不可就不可在,这东西的性质,有点“四旧“。但我觉得在现在企业制度下,加上可以对这一行业进行单独监管,完全可以避免杨白劳的戏码。在这之上,这家“农业公司”,需要做的是,合理制定农民的薪酬方案;制定企业发展策略,包括制定种植策略和关注期货市场,甚至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和下游产业的老油条们议价,以油条对油条,尽最大可能消灭中间商赚差价,当然,能力强的公司可以直接从头控制到尾。

  所以,麻烦农业院校的各位老师,不要再拿什么为农业做贡献来骗人了。我真的不懂,我学农学到最后,要怎么解决上边的所有问题。学而优则仕?那我还不如去学经济吧?

  发现了好多校友。大家可能对是不是要继续下去都很疑惑。其实进了大学还是有很多机会去改变道路的,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付出一些努力,不需要太多,可能只是需要你做出一个决定。在这里不做什么劝退,只是我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判断。同样,也不要轻易的就放弃了现在拥有的。

  毕业几年,其实我发现处处都是围城。学这个觉得学那个好,工作中被社会毒打后觉得上学好,上学的时候又觉得工作有钱花才是香。事实上,就算是学农学,我们班前几个学生发展也很不错。人家貌似也没说有多喜欢这个专业,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或者说是他们的态度就是把一件事做好。农学不至于是一个绝对山穷水尽的专业,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专业是这样的。

  有不少人打算转去学经济,金融之类的。大家也可以去关注一些在金融行业里的人,其实他们也很劝退。我关注的一个大V甚至觉得学金融就是对高中知识的侮辱,每次有人问,都会极力劝退金融。学金融也有学金融的问题,比如金融就真的很看重名校,不是单单985就行,可能就是清北交复浙两财一贸。不管学什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到最好,手下的事情也就不会太差。这个社会这么浮躁,也不要天天刷网络,祝好!!

  回顾这几年不得不说做了很多决定。回头想想,如果当初一直读农学直到硕士毕业(也就是前年),现在大概应该不会继续读博士,只不过找个工作搬砖。我现在也想不太清楚如果农学硕士毕业了能去哪里工作。但我猜比较确定的一点是,继续读农学估计大量时间会耗费在实验室里,更惨的或许是田间。有一些休息的时间还会去打游戏,去各种happy。前两天加入了一些找工作找实习的群,哎。。。人家大一都开始疯狂找实习了。大三找不到实习的小朋友在群内疯狂求助。研究生们就更不用说了。回看当时我们一班的人,除了一心想搞学术的同学每天学习去实验室兢兢业业,剩下的我们都是回宿舍+叫外卖+开撸+半夜畅谈理想。哈哈哈哈哈。

  我现在依然觉得农学是个坑。除了搞科研,还真的不是很建议各位入坑。我希望我可以说的更客观些,因为确实在社会上发展不是单靠一纸文凭,但是认清楚xx行业或xx专业的局限性更加重要。另外,虽然我算是换了个专业,但是农林院校的标签是拿不掉的。事实上,在金融行业或许这更差——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更激烈。

  我的背景在之前也已经说了,现在我也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投简历,或者申请读金融的博士了(这个其实有些无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能就回去读)。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不管是打算读农学的,还是有计划转专业的,往大家前路不迷茫。

  之前上边说的那些工作,讲真是都凉了,当然也不只是指投了那些。几乎把金融行业能去的券商(自我感觉应该是胸部以下)都投了个遍,有的笔试没过,有的没回应。但是确实是自己水平实在是拉垮。也认清楚了这个行业也不是我这种半路转行的人能去的。农林院校211+实习经历拉垮就无fuck说了。

  不过有一些其他公司的offer,主要方向是数据分析(毕竟我后来也是学的商业分析/计量经济)。也不错,虽然没有进入到金融行业,但也算找到了一个能糊口的工作。这里说能糊口,是真的“糊口”。因为,前段时间还看到了这么个帖子

  同时我也拿到了瑞典的一个PhD offer,北欧那边的博士也是工作,所以也算是一份工作吧。起码。。。简历也不算断档哈哈哈哈哈。

  站在这个时间点再去吐槽最初的错误选择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有同学真的关注学个人学农学专业的发展,希望我的经历也能成为某种参考。最近和一个同在荷兰,读神经科学的博士老哥聊天(说是老哥,但其实我俩同岁,大我几个月),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一下想我们这种”天坑“专业人的出路。

  老哥也是日常养老鼠,实验杀老鼠。老哥就觉得能在欧洲读个PhD或者博后还挺好的。因为这个专业,硕士毕业进不了高校,学了一堆知识最终可能只能进公司做销售,而且也是十分的卷。作为基础学科,能在欧洲做研究,过着朝九晚五的研究工作,导师也基本不会压毕业,毕业回国找个不太卷的教职,生活也是美滋滋,当然他现在就很美滋滋。

  话说回来,我不能否认,学农学让我在毕业后的三四年时间里的十分自卑,学历自卑,专业自卑,实习自卑,申不到QS50的学校自卑等等。当然我自己也是钻牛角尖,不是很变通的人。可能早点加入工作(2018年,本来应该工作,却又申请了一个硕士),可能到现在连我自己都忘记了我什么学校毕业的。

  最后这一次更新真是的五味杂陈。一方面一直沉浸在过去因为专业学校实习等等问题导致的种种不顺利,另一方面我自己也为改变现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回看结果,很想给自己下个结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现在偶尔还在被知乎推送有关于农学专业坑不坑的话题,而且还有一个匿名大神,据说产学结合高校教授年入百万,天天在知乎吹农学好,出路好。我评价过他好几次,这个神棍满嘴的幸存者偏差,后来被我怼的不回我了,今天把他挂出来:

  ————————————————————— 终 —————————————————————————

  当你辛辛苦苦读完大学,你的收入都不好超过街边工厂里随意一家工人的月工资。

  农业不是说你想努力就能努力,也不是你多工作你就会有多收入的。即使你多工作也不会有高收入。

  以普通蔬菜萝卜为例,一斤萝卜地头价3毛已经是很好的价格了,亩产一万斤,一亩地就是收入3000元,抛去人工化肥,还有一千多元的纯利润。这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已经非常不错。

  可是你去超市,会发现最便宜也会在1.5 贵一点回到3元。中间有5到十倍的差价,这些钱去了哪里?

  每一个环节即使不赚钱,也是需要成本的,中国的燃油费并不低,再加上人力成本,各个环节也需要仓库,现在的房价基本上是天价。

  一方面是因为从业水平低,可替代性强。不论是谁来做都可以,再加上单产高了,生产量大,作物的价格只会持续被压低。到最后崩溃。

  随着中国发展的经济越来越快,本地人工各方面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利润越来越薄。中国农业大部分将明存实亡。

  上大学时,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在中国生产反季玉米一斤成本要一块二,为什么不直接从东南亚买玉米,空运回国一斤才8毛。

  农业要做到成本低利润高。要么就是人力低,比如东南亚这些国家,环境好,人力低,生产成本低,加上空运都要低于国内的生产成本。

  如果以后蔬菜大米涨价,受益的一定不是中国的企业,反而是这些成本低的农业小国。受害的可能是中国企业。以前只能国内玉米零售价一块,去东南亚采购只能赚到两毛,在中国也是一样,后来玉米零售价涨到三块,在中国采购只能赚到三毛,去东南亚能赚到一块二。商人会选择哪一个,不言而喻。

  美国的地形适合 ,工业基础也高于中国,他们做大规模农机,生产成本更低质量更高。

  机械生产大家都比较喜欢,中国为什么不做?中国当然也想。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小,种植户负担不起昂贵的农机。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工业基础不好,投入太多,但是生产处的农机性能和质量都不如外国农机可靠。另外就是使用农机的生产成本反而高于使用人工,为什么这么说,农机也不是免费用的,它需要燃油和保养。在中国使用农机的成本反而比人力高。市场抉择下,肯定是选择成本更低的那个。

  不要觉得中国农业落后就是机会,这也可能是原罪。在中国这么多年,大家都有目共睹。中国的农业并没有飞跃式的进步。有的地方甚至在退步。

  如果你怀揣着梦想,还是量力而为。大环境不是一个两个能改变。对于很多普通人,不仅有梦想,更重要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不容易。

  第一,土地流转尚未完成,粮食政策不完善,毫无经济市场。中国是数亿农民种粮,而不是数万农场主种粮。农民和农场主的区别之大,你若是学农,就不用我细说。看一下鹰酱家就知道。

  第二,就农业企业,无非是农资和种植管理两大类型。肥化产业因为各种生产问题 在供给侧改革下进入寒冬,种植管理需要你种地,你大学毕业能干嘛,工作环境又累又脏,并且钱不多。同等价钱,你可以去做其他行业。工作无非就是钱多,事少,环境好,离家近。尤其是育种,这四个条件一个满足不了。月薪过万,做技术的话太难,你就是干十年也很难,原因是没有技术含量,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投入嘛,你父母等的起嘛。说的难听点,就是京东,阿里等非农企业玩农业给你的钱也比农企给的多。当然种植管理有一个好处,没有35岁被辞退。

  说些实话,你可以说我太世俗,曾经我对农业也有一番热血,理想。但是这些抱负理想在金钱面前就是个锤子。两年时间里,我被那些老板利用这一点画了多少大饼。尤其是被导师卖了那一刻,我TMD都想捅了我老板和导师。对农业心态凉凉了。

  如果我下一代做农学,那么一定要在土地流转完成,粮食政策十分完善,智慧农业成型情况下支持他去做这个。若是搞育种,那也要分子育种被国人接受。我真心不想让他想我一样在地里顶着太阳,靠着尺子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数据 。

  农学学的不是农业 学农帮不了农民我实习下地之后就明白了这一点 最可怕的是学农的人几乎只有读博这一条路 个人发展gg

  看到有许多朋友说想来我这里工作,我这里是要招人,希望有理想。有兴趣的人一起来工作,我会给一个体面的待遇,高于同行业水平的待遇,有兴趣的私信我

  我来回答一下吧,我本科毕业十年,从事了十年本行业工作的人。我是2011年毕业的,就读于东北某农业大学的生物专业。选择这个行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如果你只是为了赚点钱,一点兴趣和情怀也没有,我劝你赶紧转行,这个行业普遍都是收入低,待遇差。

  我是上海近郊的本地人,在上海属于一般的家庭条件,家里有房,吃喝不愁。由于读了生物专业的关系,大四实习在华大基因实习,部门领导很想留我,但我考虑到华大只是做一些分子测序和医疗相关的工作,我就放弃了,去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华大当时开的工资是5K/月,农业企业只有1.5K-2K,但就是因为喜欢,才选择去后者。

  说实话,因为家里有房子住,至少我在住房方面不用花费,但是就这点点工资,我连自己养活自己都困难,后来还谈了个女朋友,更是不够花,想想,如果对于外来求职的人员,还要租房,哪够正常消费。

  我进这种企业,也是为了看看人家是怎么运作的,学习一下,吸取教训,取长补短,也为了看看自己能够有什么施展的地方。就这样,在这个工作拿着低工资工作了5年,我开始自己了创业。

  先说一下收入,现在是毕业第十年,在收入上,我已经能完全养活自己和家庭,在大学班级里,我的收入应该排在全班同学的前面,我们整个系除了读博的,就我一个人在从事着农业的工作。在我的上海高中同学的排名里,我的收入应该也算靠前,而且时间上比较自由,并不需要朝九晚五的去上班。

  我是一直有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哪怕现在是个老少年了。这几年, 我去了全国各地边旅游,边看看农业生产,有的是自费,也有的是政府组织的,我们上海市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还是很高的,花了许多资金培养了许多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我还去了国外的许多国家,看看当地的生产,这就完全自费了,我还去日本农场里帮人家义务做工,就为了体验和开拓眼界。驱使我做的,也就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我一直把孟德尔、袁隆平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偶像。

  我们这个农业专业毕业的,工作要么是去对应科研院所,要么进政府的相关条线单位,但我根本没考虑这几条路,我想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力所能及的改变一点点在农业上面的小事。

  我想自身做示范,推广蔬菜的机械化操作。我想把外国见到的实际运用着的营养钵无土栽培示范推广到国内。我想建设一个全上海最好的农业与植物科学研究配套的栽培基地。这些工作使我每天都干劲十足,活的非常快乐。

  而我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还不是前几年的收入低,而是由于我们这边已经把土地都流转光了,自己很难拿到土地,想花再高的钱公平竞标也不行,都是被有关系的人内定掉的,而且都是领导内定的一些大资本进入农业,这些行政领导根本不懂农业,引进的企业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满地鸡毛,自亏了钱,还浪费土地资源,抛荒撂荒到处都是。

  接下去,等疫情过去,我还会去全世界考察学习,学习人家好的,带到国内,如果真能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改变一点什么,哪要比赚很多钱都高兴。

  我在头几年只有2K月收入的时候,我老妈说,“你收入这么低,人又经常弄得很脏,都是泥,这样找不到老婆的”,还好我当时遇到了我的女朋友,也是我现在的妻子,这也是一种运气,一个一本大学的毕业生,拿着这么低的月薪,也能跟我结婚生子,真是不容易。

  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农学专业真的前景堪忧吗?我只能说,你想赚钱,尽量转行干别的去,越早越好,只有热爱这个,你才能在本行业做的非常好,这也需要运气和机遇,相对于别的行业,赚钱就容易做了。

  本人就读于某个农学排名还不错的省属一本,大学四年一切的学习就是老师读PPT,一切实验课就是抄实验报告+降智商的实验,

  农学教育使得你根本学不到任何有用的技能,你的大脑只会被无休无止的背诵摧残到没有一点思考能力。最后只能变成一个除了背书啥都不会的低能儿。

  ,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我们专业前几名的,英语四六级过不了的比比皆是,让他们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比登天还难,问他们专业知识他也啥都不懂,只要会背书,轻轻松松能保研。

  如果你是农学生,你大学四年最好的选择就是随随便便学学专业课,不挂科就行,然后要么考教资,要么学编程,要么跨专业考研,要么就考公。

  老师只会不断的洗脑你,告诉你农业是国之根本。但是很多青年教师也是毕业于985211本硕博连读下来,跟社畜一样水论文,都三十多岁了才能得到一个月5000块钱的讲师职位。

  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有超高的智商,并且家庭条件也允许你到三十多岁也只能领到几千块钱的工资,同时你家里也有一定科研资源的话,不排除你也能干出成绩来。

  其实很多农学生也很可笑,动不动就说什么国之大计,国家鼓励发展农业,国家要解决三农问题,balabala……

  等你本科快毕业了,你就会发现,你的英语退化啦,你的数理啥都不会,找工作只能找到不限专业的销售岗,或者说是重复作业的流水线。

  就是在实验室里不断的杂交、测序、水论文,对了,大热天还得下地哈。我见我的研究生师哥师姐脸一个比一个黑,手一个比一个粗

  当然,我并非不赞成艰苦奋斗,如果真真正正为了实现粮食增产,或者为了治理荒漠而吃苦的话,我绝对是赞成的,甚至我也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整天就在那里研究燕麦和小麦杂交,黑麦和小麦杂交,大麦和小麦杂交……最后根本没办法成功育种,一点科研产出都没有。

  一找工作,好家伙,还是只有销售岗和流水线要你,当然你可以比本科生一个月多拿500块钱。

  看到这篇文章的农学生,希望你们好好考虑一下,认认真真想想怎么脱离农学巨坑。如果对别的专业感兴趣就研究生跨考,要是实在不知道干什么就考教资或者考公务员。

  非常坏,他们都非常坏;让你直博、让你科研、让你免费给他干活,美名其曰培养。

  他们会给你说,只要你表现得好,就能入党、拿荣誉、奖学金……最后你会发现,表现好只是一个充分条件,骗的你怀疑人生。

  1 智慧农业:这玩意核心是电子设备,是传感器,至于上课学的那点浇水施肥技巧,真需要了我就能知道。

  2 生态农业:这个真正的核心是社会学和经济学,是弄出一套经济上可以持续的大系统。至于农学专业,撑死了去当个技术指导员,指导一下农民们具体的操作。不过依然,下乡下地,给的也多不了,倒是做办公室设计经济模型的同事没准能快乐的当上国家的公务员。

  3 育种:这个核心是大资本,是垄断。数种子给人打工你敢多要工资,我就敢把你换成机器。要知道,吃苦耐劳的农学子弟最大的优势就是比机器便宜了。

  4 中大型农场运营:嗯,这个可能是农学子弟最有机会的地方了,帮老板好好运营大农场,管上十几号农民,最后从农场的收益里提成。但这个你想有收益,除了种地的这些基本操作,你还得会跟收购商打交道,会判断市场形势,甚至得自己建立销售渠道。不过有一说一,综合素质到这个层次的人,去风口行业只会混的更好。

  所以说,农学子弟,要么经济要么自动化计算机,农学也就图一乐,挣钱还是靠生产力技能。

  而真正有锻炼分析思考,逻辑推理能力的课程,很少很少开设。你可能不会相信,我一个理科生,大学时竟然没有学习过线性代数。导致我工作时还要利用额外的时间来疯狂恶补这些基础知识。

  更离谱的是,为了体现农学生下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在大三时有一段长达四个多月的下地实习。真的就是种地,本该学习和训练的黄金时光就这么浪费了!农学学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小就干农活。种地除了锻炼了体力,也消磨了大家的意志,激情,创新和创造能力。没错,下地是一种违背创新意识的活动,它不用动脑,又能得到心理上的充实。我在研究生时下地,和同学们交流时都有这种感受: 下地干活比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轻松和自由很多。

  扯远了。我是坚定的农学劝退者,尤其是农村的孩子,除非你特别热爱,否则不学农你有更多的可能。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太好,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今年据说450万考研,只录取110万人(含保研)。我专业基本都考研(对,你没有听错!),100人的专业不考研就零头几人不考。农学专业考研真的是最容易的,国家线年年垫底,报录比较低,上国家线基本就有学校要,而且专硕的分数比下图的252还要低一些。一些自考生考研上岸名校的,一般也都是农业类专业专硕。那么为什么农学国家线低呢?懂自懂。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成理、成信大、甚至川农CS类的专业的就业情况,再和农学类对比下,能得到很多有趣的消息。考研的同学,以我们班为例,一半左右是考农业类专业,四分之一左右是考生物学、医学,剩下的就是跨考经管、计算机等专业的。

  川农的保研率一般的专业是10%,优势学科专业会高些,有20%以上。以我们专业为例,保研的话基本都是去生物学、医学、农学等学科背景相差不大的专业,有去中农、浙大、南农、华农、川农、农科院等传统农业院校的,有去中科院体系的,很少有人能跨保。保研的学生直博的挺多的,老师招生的时候比较倾向于让你就选择直博。

  直博5年起步,或者研究生3年再读博3-4年,如果有一些海外留学经历+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就可以去高校任教了,行政老师或者教学科研老师,待遇不错。或者去到科技公司当技术人员,可以走选调生,或者再考公务员。下图是川农教授招聘信息,就按专任教师那栏来讲,如果你能达到其他层次,那您到哪都是人才。农学类专业能发到中科院一区的文章还是挺厉害的,如果硕博期间勤恳还是有机会达到这个要求的,但猫腻的地方在于特聘副教授,没有编制,签订一个合同,若干年服务期之后,再根据情况纳入正常编制,而且农学专业,其他生物学的老师也能来抢你饭碗。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川农还没有那么卷,这几年本校硕博留校的都有好多位,但未来不清楚。

  很多人都是怀揣着当老师的想法去读研读博,高校老师确实福利待遇好,但未来中考分流、高考人数减少,以及内卷大环境,未来任教的路肯定会越来越难走。感兴趣列如可以去看看目标学校的每年进站的博士以及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每年拿到编制的人数,再把条件往上调整大概就能知道未来的难度了。

  就了解到的情况,如果是动物科技、动物医学等动物相关的专业,工作很好找,毕业直接月破W还是很容易,养殖场薪酬基本都是1W每月往上,一般是去一些养殖厂、检疫部门等,工作环境不太好,一进厂就是几个月,愿意做的人不少;去动物/宠物医院待遇蛮不错了,未来发展也挺好。分享我师兄的工作情况@拾光小弟。我师兄在专业里面很多方面都名列前茅,很厉害的人,各位详细看看他的文章,里面有猪场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如果是其他专业的话,如果要从事本专业的话很难有高收入,像是农学、园艺、水产基本都是给人打工的,工资不高,如果自己做的话前期又投入太大,一点意外就颗粒无收,一般工作内容都是在一些田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专业不对口的话,双选会上来招聘的公司比较少,生物公司、房地产、动物检疫、销售的都有。分享几位川农朋友的offer情况,同学A海南果园月薪3500;同学B成都某生物科技公司实习半年工资2000,转正后4000不到;另一个同学成信大CS专业,高考比我低快30分,英语四级没过,毕业在沿海某新一线。

  :公务员国考202万人报名,142万人参考,录取3万多人,比考研还难。考公务员,一个专业限制,一个应届生限制很卡人,公务员招收农业类专业的人数很少很少,一般都是去考三不限的岗位,报录比基本都是几十到几百:一。具体公务员的招收以及报考要求详细见 国家公务员局——2022年度招考简章.zip

  教编的话没有太了解过,不过现在教师行业竞争这么激烈,比如成都的城区的中学都在收最低学历是华五的研究生了(清北博士已经卷到成都的中学了),扪心自问能竞争过北京师范、华东师范、东北师范、华中师范等师范院校那些专业对口的学生吗?能和别清北复交、海外名校去当老师的竞争吗?如果只是在小城市当老师也建议去问问具体招聘要求。

  农林渔牧企业普遍性不当人,钱少事多离家远,找到个离家近的公司上班简直比在一天内被同一只鸟连续两次拉在头上的概率还低。某些岗位还要求驻厂+封闭化管理,周末还单休。某些公司不交公积金,试用期不交社保。

  应届硕士生,工资只能给到7到9k,哪怕是行业头部也就是这个水平。除非你本硕都是985211双一流专业,在校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应聘岗位的岗位职责非常契合,否则鲜有月入过万的。

  工资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博士,起薪普遍能拿1到1.5w,履历好点两万也是稀松平常。但是需求量不高,在很多时候博士生会面临和硕士生竞争的尴尬境地。真心建议读到博士的尽量想办法搞科研,出来社会就业卷的不行。

  其实也有答案提到了,农学专业四年学到的东西真的很鸡肋。种地,大学也就四年,种四年地你也不可能比得过农民;搞科研吧,比不过生科,因为学的生物方面的东西都太浅,大家期末使劲儿背一背就能过;想考公务员?又有多少岗位招农学呢。。如果和农学专业相关,一般都是只要博士以上,本硕读出来完全没啥用,只能卖卖农药化肥。

  想去搞搞实习吧,偏偏农学课还特别多,根本没有实习机会,一有空还得去实验室搞毕业课题。(因为农学课题周期长,把东西种出来得花很长时间,所以我们学校大二下就开始选题了)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有特别的情怀,真的不必读农学。劝人读农才真的天打雷劈,谁读谁知道。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