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皇马娱乐平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01 18:45    文字:【】【】【
摘要:首页〈皇马娱乐平台 5月24日,区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尧鑫主持会议,副主任张木英、吴红星、顾育其、王林根、李吉成以及全体委员

  首页〈皇马娱乐平台5月24日,区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尧鑫主持会议,副主任张木英、吴红星、顾育其、王林根、李吉成以及全体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农委主任封坚强所作的《关于松江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会议听取了上海城通轨道交通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群所作的《关于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毅、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的述职报告;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工作小组成员、内司工委主任邱京民所作的《关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毅同志履行职责情况的评议报告》和《关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同志履行职责情况的评议报告》。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对两位同志履职情况的评议报告。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毛啸岳、任向阳,区人民法院院长许一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阮荣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区农委、区建委、区统计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房地局、区规划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城通公司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委员,各镇人大副主席,各街道、科技园区代表工作分管领导,“两院”部分中层以上干部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列席了会议。

  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和监督下,松江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技、生态、高效”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2005年,农村总户数9.56万户,农村总人口32.28万人,农业户籍人口15.23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1.74万人。农业总产值18.67亿元,其中:农林业产值12.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97%,比上年增5.41%,蔬菜总产值3.5亿元,比上年增2.9%,养殖业由于黄浦江水源保护区畜禽场退养等原因完成产值5.67亿元,比上年减25.9%。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8392元(比全市平均高50元),同比增长12.37%;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松江区为1:1.84,上海市为1:2.22。

  (一)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区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专门成立了区增收办,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农民增收工作。把农民增收作为区委、区府主要工作任务加以落实,作为对镇级目标责任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增收。出台了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改善农民就医问题共30条政策措施。落实政策性直接补贴2158 万元。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粮田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对浦南农业的政策倾斜,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

  (三)松江率先实现零纯农户。加大力度实施零纯农户方案,松江区在上海市郊率先实现零纯农户,5114户纯农户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长50%以上。

  (四)大力推进农民非农就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推进,共吸纳2.33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各类基地、林业养护和生产企业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9388人。

  同时,加大为农服务力度,降低农本,为农民提供科技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落实老年农民养老金、困难家庭社会救助和改善农民就医;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发展蔬菜、名优水产和花卉等农产品生产。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4.5万亩次,产值占种植业的84%以上,已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常年蔬菜4万亩、名优水产养殖2万亩、花卉种植0.6万亩。并调整引进新优品种,引进的秀水09水稻品种,产量比上年每亩增加了15公斤。种植业亩产值达到4397元,比上年的3834元增563元,增长14.7%。

  全区管棚、连栋温室面积达到2.64万亩,浦南新建玻璃温室、塑料连栋温室1200余亩,蔬菜平均亩产值7770元,花卉亩产值达到2.5万元;

  近年我区主持、参与实施的国家级和市区级科技项目49项,通过细胞诱导组织培养繁育成功的新品种蝴蝶兰、大花蕙兰等已向有关省市供应种苗1640万支。“团头鲂一号”鱼种年生产能力达8亿尾,每年向全国10多个省市输出鱼种7亿尾。

  在上年的二次低温、二次台风和稻飞虱侵袭过程中通过灾前的精心充分准备和灾后的全力及时抢险救灾,有力保障了我区的农业生产。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全区林地面积已达13.89万亩,绿化覆盖率达13.5%;

  积极探索生态种养结合并获得了试点成功,对万谷种猪场、茹塘、薛家养猪场开展生态种养,使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利用,减少污染。

  制定并下达了《松江区关于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办法》,营造科技服务环境,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农村,联农扶农、科技入户,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全年共联系农户121户,被扶农户户均增收1200多元。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市郊率先开设浦江农资超市公司和农邦农机合作社,让利农民300万元。

  加快建设《松江区农业综合信息项目》,全年刊发《松江农业》46期,农业网发布信息800多条;

  区增收办建立了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村级经济、农民培训四个信息库,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九)休闲农业不断拓展。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坚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在保持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以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为卖点,积极建设绿色环境、生产绿色产品、创建绿色生活,成功建设了番茄农庄、格林葡萄园、新浜的睡莲农社等。依靠现代渔业建成了集“养殖、垂钓、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西部休闲垂钓中心,上年吸引市民1万多人次。

  强化标准化生产,完成无公害产地认证水稻、蔬菜、瓜果等面积为19.15万亩、水产品面积2.42万亩、畜禽养殖场7家,20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认证,

  严把上市前检测和防疫检疫关,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成运行,全年累计检测各类样本23812份,合格率达到97%以上;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度建设,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实行100%强制免疫,确保了松江连续四年未发生食用农产品不安全事件。

  (一)农民就业不广,转移困难。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政府推动为主要形式,就业面以公益性岗位为主体,农民自主创业的很少。企业吸纳人员大都招收成本低的外来人员,因而农村富裕劳动力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难度更大。

  (二)农民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现有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偏大,4050人员占77.41%;文化偏低,小学及以下的占59.59%;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职业技能,不适应松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

  (三)浦南和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难度大。由于黄浦江水资源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等因素制约,浦南和西部地区

  农民收入低。人均年收入7063元,比全区低15.84%,不到浦北的2/3;

  收入渠道少。种田为主,零星打工,比东北片人均工资性收入低1387元,财产性收入低1239元,农民增收难度大。

  (四)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现有的土地制度和经营制度与现代农业建设不相适应。目前的农业耕地,以兼农户作业为主,农民承包土地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资源的平均化,农业规模经营程度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不利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利于农业的品牌化生产经营和农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田排灌设施较差、排水能力低,特别是浦南农业设施的抗灾能力弱;

  在防疫上,黄浦江畜禽规模场退养减少58家后,由于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外来不规范养殖户已有上升趋势,增加了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防疫难度。

  外来不规范蔬菜种植户也有上升趋势,增加了安全监管难度,目前外来菜农有6617人,种植面积16575亩。

  黄浦江畜禽规模场退养关闭后有机肥大量缺乏,对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了难度,农业生产环境面临土壤酸化、污染等威胁。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委区府对农业农民工作的总体要求,松江农业以建设现代化新郊区新农村为目标,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农民持续增收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主要途径是转移农民、提高农民、保障农民,这是一项历史性任务。

  继续推进非农就业,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根据农民的不同结构从三方面着手,

  青年农民主要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非农就业能力,通过企业吸纳解决就业,并巩固零纯农户成果。

  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农民培训。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培训“专业农民”;围绕促进农民创业,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围绕农业领域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准入,使松江的村干部、种养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场经营者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高级证书。

  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农场的示范辐射功能,使农民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培养他们具有与都市型农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能力。

  典型引路,干部带头。鼓励村干部和镇农业科技人员经营农业,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特殊困难农民,完善政府扶持、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基本保障。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换保障”,提高老年农民养老金的同时,流转出承包的土地。

  2006年继续落实和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等20条政策措施。重点推进非农就业10936人,通过农业内部和政府公益性岗位吸纳4050人员5445人,培训各类农民5000人,推进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各类保障,确保农民收入增长8.5%以上。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有望超过10%。

  松江农业以“科技、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三个基地”,构筑“三个体系”,以推进和完善基地体系建设,来带动提升整个松江农业发展、农民素质提高和收入增加。

  松江粮食生产目标是保持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特别是农田设施和良种、技术的适应配套能力。今年已建设完成2万亩设施粮田、1万亩粮食丰产方正抓紧实施。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增强防灾能力,加强高产优质技术攻关,引进超高产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品种和技术支撑,力争超级稻亩产达到800公斤、常规稻达到650公斤。

  今年重点要完成好130公顷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同时加强转换升级技术攻关,促进产业转换升级,实现从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转换,并加快推进产地产品认证,扩大标准化生产,加快浦南蔬菜生产向“绿色、品牌”目标发展。

  要继续以浦南花卉基地为抓手,带动周边盆花生产,辐射当地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技能和收入;

  要以盆花规模化生产促进市场流通,加快构筑现代流通交易平台,以花卉生产和流通展示带动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花卉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

  食用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必须要实现从产前到上市前全程受控。

  继续推进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技术,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标识码网上查询系统建设。

  把好农产品上市前检测关,扩大防疫检疫、检测监测和专项整治覆盖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建立和完善区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在全区40个村建立信息服务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能专业农民培训,深化联农扶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完善浦江农资超市服务功能和农邦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低成本的农资农机服务。

  大力培育农业市场竞争主体,重点扶持浦南三家流通企业,形成以市场直供、直销、配送多形式的营销体系;

  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建立农产品市场交易平台,使传统服务和现代物流相结合,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

  松江农业的艰巨任务是既保护黄浦江上游水源,又要生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必须注重生产过程的生态循环,使生产与生态有机结合。

  积极推广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种植业用有机肥,使养殖业畜禽粪便转化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生态的良性循环。

  我们把基地和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松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建设生产基地形成现代农业生产规模,由规模生产促进市场流通,从而推进土地流转集中,使农民向农业生产基地就业,既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能促进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在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素质、增加收入。

  构筑三个体系,一方面通过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食用放心,体现现代都市农业的绿色、优质和安全,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立,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致富农民,服务市民的作用;而生产-生态循环体系建设既能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又能使农业生产内部外部环境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松江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增值之路,拓展农业的新空间,使农业具有一产形态、三产功能,营造绿色环境、生产绿色产品,创建绿色生活,使农业生产、生态、生活融为一体。

  继续深入推进浦南沿江万亩森林建设和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化肥、农药“双减”行动,探索种养结合生态模式,构筑农田林网化,着力提升浦南生态价值,特别是浦南叶新公路东起嘉金高速叶榭出口西至沪杭高速新浜出口段,在保持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园式农场,使之展示出花艳、林茂、菜鲜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新景象。

  去年我区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绿源、家绿、云间大自然、锦菜园”等蔬菜瓜果分别通过了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已成为知名品牌进入国内外市场。要充分利用旅游农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向旅客展示推销本区优质农产品,使农业旅游和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以提高我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农产品增值。

  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都市农业观光为一体休闲农业,发挥现代都市农业丰富市民生活的功能。建设好五厍农业旅游接待中心,推进沿叶新路轴线现有的有机蔬菜园艺场、农业示范区、农户果园、花卉基地等向旅游休闲业发展,大力建设发展农家乐,展现深层次的旅游内涵,既给市民提供旅游度假的悠闲、美丽的绿色休闲环境,又能体现松江的特有的历史风情和人文气息,同时也能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深层效益。

  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和要求,我特向各位领导和代表汇报9号线的建设情况。具体分以下三方面: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申松线),是上海第一条上马建设的郊区线,它西起松江新城站,东至宜山路站,全长31.12公里(其中地下15.31公里)。沿线 座车站(其中松江区内6座),1座控制中心、1 座车辆段,2 座主变电所。 9 号线 公里设计的线路,建成通车后,自松江新城站至宜山路站的运行时间约为40 分钟。

  9号线月批准规划选线月,市计委发文同意先行开展前期工作,2002年10月31日在手续未全部办妥的情况下,松江大学城站~新城站(二站一区间)首先开工建设,时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韩正宣布9号线月,松江段沿线个标段施工队伍进场,土建全面开工。04年底松江段沿线号线座车站土建全部开工,其中松江段6座车站及合川路站、七宝站主体结构完成;松江段沿线高架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实现贯通,铺轨全部完成;新城站、九亭站地下通道结构完成;盾构隧道累计推进10254米,九亭站至西岔道井区间、合川站至虹梅路站、岔道井至西岔道井区间上、下行线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9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计到今年年底,9号线一期工程全线结构可以贯通;松江段触网工程和护栏工程可全部完成;佘山主变电站建成受电;松江段各车站装饰和设备安装完成。

  9号线采取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2001年4月,9号线项目公司(即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同月成立的城通公司代表松江方,成为该公司股东。同年11月,区人民政府与上海申通集团就工程建设和投资分摊等事宜签订了协议。按照工程预可行性报告投资估算,9号线亿元,松江区在该工程中出资松江段总投资45亿元的三分之二,即30亿元资本金;申通集团出资31亿元资本金。

  2002年6月,申松线项目公司在广泛调查研究全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了港铁公司为9号线一期工程的业主代表。

  2003年5月,随着9号线建设全面上马,松江区成立9号线松江段指挥部。由分管区长陈猛任总指挥,区府副局级巡视员陆宝金任常务副总指挥,办公室设在城通公司。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区委、区府确定的“政府推动,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我们加强调研,与有关专家一起进行多方论证,提出了松江段30亿建设资金的融资方案。即主要采用沿线类项目用地出让补偿金、大市政配套费切块以及财政补贴等四个方面进行筹措资金。对建设期的融资方案,在区计委牵头下,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最后确定采取“城投公司作融资平台,银团联手支持,24年还本付息”的方案,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在资金运行和管理上,我们将9号线建设性资金与站点开发经营性资金分列帐户分别核算,采取按年、按季订计划,按月审核拨付资金的办法,从整体上避免了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成本。在9号线审计工作中,通过我们的努力,市审计局在全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首次采取“提早介入、跟踪参与、分段审计”的办法,使沿线动迁工作刚结束不久,市补贴资金就能及时到位,大大降低了资金垫付成本。至2006年4月底,松江段累计完成投资15.83亿元,松江区累计支付资金12.96亿元(包括车辆段动迁)。资金来源:区财政、城投公司共投入拨入9号线.20亿元)。

  根据区政府与市申通集团的协议,9号线松江段的房屋动拆迁、绿化搬迁由松江方负责实施。2003年6月,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在沿线镇、街道、园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个个地攻克难点,如期完成了松江新城至九亭站沿线家企业的地面建筑物动迁,共计8万多平方米,完成绿化搬迁20万平方米。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而且至今无一例上访。

  2005年7月,因国铁枢纽中心选址另选虹桥地区后,延迟近两年的九亭车辆段动迁正式启动。我们抓住机遇,主动向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调整了车辆段的规划设计,把原本需要二次动迁的79户居民别墅不列入动迁范围。此举不但减少了工作难度,并节约动迁成本1亿多元。2005年下半年,我们完成了区域内企业(9万多平方米)动迁,确保了工程建设按时交地。在居民动迁中,由于地区政策差异和安置问题,导致产生部分居民阻挠已交地地块的施工,动迁一度陷入困境。区委、区府、区指挥部领导亲临现场,九亭镇政府、城通公司、征地事务所组成7个工作小组日夜奋战在工作一线,优化安置方案,一家一家上门耐心解释政策,做思想工作,连续奋战十五个日日夜夜,妥善解决了一系列问题,4月30日,75户居民动迁签约全部完成。同样,至今未出现一例上访。

  一是做好协调,加快全线推进。区委、区府十分重视9号线建设,先后多次通过书记办公会、政府常务会、现场办公会及个别谈话等方式,听取汇报,解决难题。我们在做好松江段工程建设协调的同时,加强与上海申通集团、项目公司和徐汇、闵行两区段的联系,大力推进全线年,我们努力向上争取,特事特办,抓紧开工一段,促进全线年期间,区指挥部、城通公司邀请了市重大办、市建委、市规划局等有关领导到松江专题研究9号线工作。区人大代表专门拟了提案向市人大呼吁加快9号线建设。新申通集团成立后,区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时主动上门沟通并邀请申通集团高层领导到松江研究9号线推进工作。在区委、区府多方协调,大力争取下,市委、市府、市指挥部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9号线一期工程的通车问题,车辆采购、一卡通、信号招标、机电采购等难题也逐个得到解决。在深化、优化工程建设计划的基础上,2005年底最终确定了通车节点目标的施工计划。

  二是加强服务,确保顺利施工。9号线公里,车站和沿线涉及的水、电、煤、通讯等管线交错,面广量大。为确保工程各个标段施工顺利进行,每个标段施工队伍进场,区指挥部就组织召开沿线乡镇和各个标段的协调会,在施工借地、封路、治安、环卫、生活等方面提供“保姆式”的服务。

  9号线松江段沿线有六个站点,按区委、区府要求,除九亭站由九亭镇政府负责开发外,5个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计5000亩建设用地)由城通公司负责投资开发,经过五年努力,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研究确定规划定位。2001年,区府对沿线九亭站、泗泾站、洞泾站和大学城站周边约3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控制。2002年~2003年,城通公司多次邀请市计划、规划、土地、建设、设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对站点组团式开发进行研讨,会同规划部门,写出了《9号线松江段站点开发规划大纲》。《规划大纲》提出了“要把各个站点周边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功能配套、环境优美、风格各异的21世纪现代化小城镇”的总体要求。其中,九亭站作为连接市区的松江门户建成地区商业中心;泗泾站利用水网建成江南水乡小镇;洞泾站建成旅游风情小镇;大学城站建成交通枢纽中心和新城副中心。之后,我们邀请了6个国内设计单位,进行站点规划设计方案的征询,2004年完成了各站点的控制性规划;2005年各站点核心区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市建委科技委论证。

  二是大胆探索开发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3年区指挥部、城通公司召开了站点开发模式讨论会,并向区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区府的肯定。具体方式是:政府将轨道交通沿线各站点周边一定数量的土地交由城通公司投资建设,完成土地的一级开发(即征地、动迁、大市政配套)。土地的二级开发(商业、住宅等)通过公开招投标,由社会公司投资、建设、经营。城通公司将土地出让收入,扣除成本后的收益,用于投资轨道交通建设。

  城通公司对站点周边的控制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与当地乡镇签订协议,分期分工实施。

  三是全面启动前期工作。2004年我们完成了公司开发用地的范围确定和成本测算,并与各镇、街道签订了开发投资分工协议。完成了各站点大市政配套道路的设计。年底,我们推出了四个站点核心区的土地出让挂牌。

  2006年三个站点核心区土地出让挂牌成功,各开发商开始施工前期准备。计划下半年进场施工。07年通车前,完成站点核心区首期工程建设。

  以上是城通公司五项主要工作。至2005年底公司总资产25.52亿元,总负债4.57亿元,资产负债率17.92%,公司财务信用等级为A类。

  1、土地指标问题。由于土地指标有限,各站点大市政配套道路的土地指标尚未落实;控制区内住宅用地已连续几年没有出让,带来站点开发融资压力大、成本高。

  2、动迁问题。由于动迁补偿政策滞后和地区差异,当前动迁矛盾日益突出,安置成为动迁的难点。

  )后处于停工状态。股东纠纷带来了施工方矛盾,民工工资等问题造成不稳定因素上升。同时造成了工程建设的拖延。

  4、沿线号线松江段高架沿线红线内已确定了电缆、排水、填土、绿化综合利用方案,目前填土已实施招投标。2006年下半年,绿化即将开始种植。但红线外两侧的环境还存在很大差距,整治成本高、难度大。希望区政府、沿线乡镇能及早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防止各类乱搭建、乱占沿线土地行为,及时清理整治违规行为,使松江段高架沿线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首先感谢区人大常委会给予我汇报履职并听取评议的机会,使我能静下心来认真回顾总结自己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并使自己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1988年我从部队转业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工作;1991年调市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在办公室、政治部任职;2003年6月被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松江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按照党组分工,主要分管刑事审判、审判监督和办公室工作。

  部队的锻炼,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高、中级法院的经历,使我对法院工作如何把握好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以及抓好队伍管理的重要性有了较清晰地认识;而松江法院的工作,又使我对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有了更直接、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

  我深深知道,法院工作唯有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能实现公平与正义这一最高目标。为此,我按照党组的要求、分工的职责,结合松江地区的社会治安及分管工作的实际,着重抓好案件的审判质量与效率、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现将我到松江法院以来履行职责的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全面履行刑事审判工作职能,确保一方平安是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为使松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准确把握刑事审判工作方向,是维护好地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而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则是我国刑事法律的一贯要求,也是刑事审判应该把握的基本精神。近年来,松江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发展,但同时外来人口迅速增长,各种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也大量存在,给社会管理和政法部门依法办案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就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而言,从2000年开始,连续五年以每年年增长率不低于10%的比例逐年上升,其中,2004年全年收案521件,2005年收案709件,上升幅度为36.1%,今年1~2月收案141件,同比又上升了38.24%。面对案件的不断上升,新类型案件的不断增加,我注意把握上级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指示精神,注重将中央精神、松江形势与法院实际有机统一,找准刑事审判工作为平安松江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口,正确把握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对于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对于严重的职务犯罪等案件依法从重从快地予以坚决打击。同时,在依法适用主刑的同时,充分适用财产刑,决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占到便宜。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通过审判可以教育转化的罪犯,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依法适用缓刑、管制、单处罚金、免除刑事处罚等非监禁刑,以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制度是保证,质量是生命,队伍是关键。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我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通过自己不定期地旁听案件,通过法官之间的相互评判,通过上级法院抽查及市、区人大代表检查反馈意见等方式,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使庭审逐步规范,质量不断提高。在2004年市人大组织的“百例案件旁听”活动中,我院被抽查的四起刑事案件庭审,经评议整体得分均在90分以上,其中最高98分,最低94分,全部被评为优秀。

  由于法官个人的审判业务能力有强弱,把握和处理案件的水准也有高低,为了避免因法官个人能力因素影响案件质量及机制上预防滥用权力。因此,我非常重视抓好合议庭评议制度的落实,自己也经常参加案件合议,使合议庭每个成员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较好地保证了案件的审判质量。

  为了较好地把好案件质量,统一执法标准,防止同一法院对相类似的案件作出不同的判决,刑庭建立了专案讨论制度,主要对重大、疑难复杂、意见不一的案件,坚持审判长以上人员集体讨论,个别案件全庭法官一起参与讨论制度。通过坚持这一制度,真正达到集思广益、开阔思路、统一执法、共同提高的目的。

  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我要求刑庭审判人员注重更新司法理念,树立实体、程序并重的整体理念。审判中,在注重查明案件事实、证据及实体法适用的同时,也注重庭审程序,确保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让对司法裁判有实质影响的一切过程均在公开的法庭上予以展现。坚持掌握“两个基本”:即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着重把好“四关”:即事实关、程序关、法律关和裁判文书关,真正做到证据实、事实清、道理明、裁判公、人心服。自2003年6月以来,我院各类刑事案件共上诉105件,改判6件,上诉改判发回率占5.7%,低于全市法院平均改判率。对于被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每一起案件,我和刑庭的同志都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被改判的原因,达成共识,做到改判发回一件案件,提高整体水平。

  审判工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低。为此,我一是注重抓好思想教育,注意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上任二个星期内,我即家访了刑庭所有助审员以上的家庭,还对一名父亲身患重病的书记员家属及时进行了上门慰问,个人资助了一些钱款,平时注意经常性地找他们谈话、了解情况,使他们有话肯讲,有意见敢提,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注意抓好业务能力的提高。日益复杂的案件,要求审判人员具备较强的审判业务能力。我经常深入到刑庭,与审判人员一起探讨研究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与他们一起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平时自己看到的一些好的案例、调研文章等,也能及时提供给大家一起学习,用于指导审判实践;三是注意抓好作风建设。对于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能结合相关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作风和纪律教育,强化队伍的职业素养和自律意识。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刑事审判追求的目标,而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则是我们人民法院应尽的社会责任。

  针对刑事案件中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由于各自职能不同,有时难免执法意见不一,影响审判效果,为此,我们坚持每年召开“三长”联席会议,着重对有关问题统一思想认识,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作用。对于在本区内有一定影响的职务犯罪或其它重大案件,在案件判决前,我注意听取区人大、政法委、纪委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使判决结果更趋合法、合情、合理。对于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有些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我要求审判人员在结案后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范措施和治理机制的司法建议,真正发挥司法的综合职能。

  为认真落实依法治区的各项工作要求,我和刑庭的同志们结合审判,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具有重大影响和普遍法制教育意义的案件,经常性地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旁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根据案件情况,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旁听庭审。在全市“3˙15”打假专项斗争中,对本区的假冒注册商标、销售伪劣产品等案件进行集中宣判,组织邀请区消协、整治办和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参加旁听,审判结束后,就如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新闻媒体,开展法制宣传。就我个人而言,2005年分别参加了在佘山镇北干山村对被告人周保重强奸、抢劫案宣判后的以案论法宣传教育,以及担任审判长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多种暴力犯罪和侵害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涉“黄、赌、毒”类犯罪案件进行公开集中宣判。

  二年多来,还多次深入到本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及上海女子监狱、看守所等部门,就打防结合、齐抓共管、结对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及法制教育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并征求基层组织对法院开展“严打”整治工作的意见;在松江“二台一报”开设“严打”整治斗争专题;与岳阳街道联手制作反盗窃法制宣传版面在全区巡回展出;在本院和各人民法庭所在地开设“严打”整治宣传橱窗;与上海女子监狱签订结对协议,配合他们深挖犯罪线索,不定期地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以案论法等法制教育;还在本区内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不定期地派人至大中小学、技校、职校、街道、乡镇讲课和法律咨询;先后组织本区“大学城”内的多所大学的大学生旁听庭审,进一步探索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公正和效率”是法院工作的永衡主题,而审判监督则是法院内部实现这一主题的最后一道程序。2005年开始我分管审监庭工作,虽然对这一工作还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但我一方面要求自己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另一方面注意充分依靠庭长和审判人员,坚持从抓案件质量管理入手,着重在内部监督制约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与审判工作发展相适应的案件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拓展案件质量监督内容,为提高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较好的职能作用。

  根据市高院《上海法院案件质量内部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要求和本院的实际,制定了《关于案件质量内部监督检查的若干规定》,从案件质量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和差错责任的认定及承担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对案件质量的监督有章可循、有律可束,增强了案件质量督查的可操作性。

  在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坚持对判决结案且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类案件以及裁判文书全部进行质量检查,对执行案件进行抽查。

  一年来,评查发回重审、改判及再审改判案件36件,对其中因承办法官主观原因发生的差错且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21件案件予以通报讲评。全年共编辑《审判监督专报》8期。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举一反三,使法官从中吸取教训,防止和减少差错。

  2005年上半年,组织人员对84件2003-2004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检查;下半年,又对2003年以来审结期限超过六个月以上的案件进行检查,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有关审判庭予以整改,并在全院通报讲评等方式,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促进案件质量的提高,并将差错情况及时通报,提出改正意见。

  工作中,从抓案件管理入手,坚持严格的案件质量管理,对提升松江法院审判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常规检查、专项检查以及对被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的评查情况,以《审判监督专报》形式分别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审判监督专报》发至各部门及负责人,并列入考核机制。

  年底将改判、发回重审案件的评查情况汇编成册,结集成刊,形成版式大方,内容详实的《审判监督专刊》,发至审判法官人手一册,使每个法官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对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案件质量讲评,2005年上半年对2003-2004年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及再审改判案件的情况进行了讲评。针对裁判文书差错较多的情况,下半年对2003-2004年裁判文书的制作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找准原因,提出对策,其检查情况分析在本院《审判参考》转发后,反响较大。

  对在裁判文书和案件质量检查中发现的差错,每季度予以通报讲评,并严格予以扣款扣分,即个案发生差错扣款到责任人,差错总量超过案件质量评判标准的则扣分到合议庭。

  对因主观原因而被发回重审、改判的责任人予以扣款,经审委会讨论且应承担责任的,审委会委员予以扣款;因应知应会被发回重审、改判的予以重扣;发现违法审判的则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办公室工作是全院的枢纽,是党组的参谋助手。为此,我要求办公室要围绕党组中心,贴近审判实际,立足本职,主动服务,规范管理。

  制定《关于本院司法行政管理具体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办公室各个管理服务岗位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时间节点,降低随机事务对工作计划的影响程度。

  我要求办公室作为职能部门,注意制定、汇总、落实全院及各部门全年、每月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使全院、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我要求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案件收结案以及在执行审判、行政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书面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在信息调研法宣工作上,向调研、法宣工作比较突出的法院取经学习,找出存在的差距,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我院在信息、调研、法宣工作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信息工作在本区内和本市法院范围内几乎每年都获得一至三等奖,调研论文等也多次得奖。法宣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起色,在全市法院评比中,连续几年获得三等奖,位居郊区法院前列。

  在信息化建设上,通过借鉴其它法院长处,少走了许多弯路,使我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因特网和广域网的开通,为全院干警提供了快捷的工作平台,为群众提供了诉讼指南、法律咨询等便利。

  在财物和后勤管理上,先后完成了浦南人民法庭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法庭的办公条件;两个人民法庭的光缆问题得以接通,解决了法庭使用计算机不便的现状;完成了食堂的建造和装修,使干警们能吃上自己食堂烧好的热饭热菜;还对干警活动室作了装修,对活跃干警业余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注意加强内部管理,尽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

  担任副院长以来,自己努力把握好工作角色,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时时处处维护班子的整体权威,按照党组的总体方针,抓好分管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对于重大事情,主动向院长、党组请示汇报;对于涉及到部门之间关系的工作,主动与其他分管院长沟通协商,求同存异;对于涉及到整体利益与分管部门利益有冲突时,能够从全局出发,不斤斤计较,不争名争利。

  在自身要求上,注意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作为分管基建、财物的领导,在浦南法庭的建设、食堂建造、活动室装修、相关设备、办公用品采购等过程中,没有因职务之便而介绍、推荐相关单位和个人,从中谋利,能够做到廉洁自律。

  作为副院长,尤其是从事审判业务较短的业务领导,我一直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采取向书本、向同事、向审判业务骨干学习法学理论知识和审判实践经验,通过自己承办案件(8件)、参加合议庭评议(不少于80件)、审委会讨论案件、参加业务培训等形式,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审判业务能力,也使自己对分管的审判工作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此外,我从2002年起,开始对一名失足犯罪人员进行帮教,目前这名罪犯已被假释出狱;2004年2月起,我又通过社区对本街道的一名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学生进行了关心和帮助,先后资助钱款二千余元,还不定期地送衣送物,帮其订阅刊物和报纸,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她,使其健康成长,目前该学生已经顺利考上市重点高中;我还倡导刑庭党支部集体资助了一名父母离异的松江七中的学生。我知道,上述行为虽然微不足道,但对于树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任命的人民法官在群众中的威信,具有积极的作用。

  回顾二年多来的工作,我十分清楚,我的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院党组一班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人大的监督和指导,离不开广大干警对我工作的支持和辅助,他们是我履行好岗位职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和坚强保障。

  我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岗位职责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作深入的总结和研究,满足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审判业务面还不够宽,虽然担任副院长后对分管业务的学习抓得比较紧,但对非分管的业务学习和钻研不够,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作中前瞻性思考和主动为院长出谋划策的意识还不够强,着眼点往往放在分管工作上。

  这次述职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但有利于提高我个人的工作水平,而且也必将有利于促进法院的各项工作。我将认真听取大家的评议,努力改正存在的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一名无愧于岗位职责要求的人民法院副院长。

  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上海市松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区人大常委会2006年度工作安排对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毅和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开展述职评议。3月初,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有17位区人大代表参加的述职评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并根据“两院”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述职评议实施方案。3月下旬起,工作小组对法院副院长刘毅同志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我受工作小组的委托,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3月上旬,工作小组向法院主要领导以及刘毅同志本人通报了述职评议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并在松江报和法院内部予以公示。3月中旬,工作小组召开述职评议动员会,刘毅同志按照要求向法院中层以上干部作了述职报告,工作小组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测评。之后,工作小组分两个层面开展调查,调阅了相关材料,并与法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进行了个别访谈。同时,走访听取了市一中院分管领导和公安松江分局、区司法局对刘毅同志履行职责情况的意见,分别召开了部分镇、街道、园区政法书记、派出所所长以及律师等座谈会,并以座谈的方式对刘毅同志就其分管的工作进行了询问。此外,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工作小组全体成员还赴法院旁听了由刘毅同志担任审判长的刑事案件审理。5月中旬,工作小组就调查情况分别向法院主要领导及刘毅同志作了反馈。

  刘毅同志自2003年6月担任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以来,在院党组和院长的领导下,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团结和率领分管部门全体同志,认真落实区委和上级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指示精神,依法履行刑事审判和审判监督职能,努力维护松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在司法实践中,刘毅同志带领刑庭同志,努力把中央精神与松江实际相结合,找准刑事审判工作为建设平安松江服务的切入点,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职务犯罪等刑事案件,依法从重从快地予以坚决打击。同时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以及通过审判可以教育转化的罪犯,依法适用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较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正确行使了刑事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公、检、法“三长”联席会议的作用,统一对刑事审判有关法律问题的认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审判工作努力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审判质量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随着松江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刑事案件也随之迅速增长。对此,刘毅同志坚持通过抓庭审规范、合议庭评议以及专案讨论等各项制度的落实,规范案件审判,统一执法标准。并要求刑庭审判人员注重更新司法理念,树立实体程序并重的整体理念,确保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审判中坚持做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把好事实关、程序关、法律关和裁判文书关,努力做到“依法审理、及时裁判、程序公正、结果正确”,确保案件审判质量。2003年以来,松江法院共上诉各类刑事案件105件,改判6件,上诉改判发回率占5.7%,低于全市法院平均改判率。

  认真落实依法治区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审判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大学生旁听具有重大影响和普法教育意义的案件,以案论法。多次深入本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就打防结合、齐抓共管、法制宣传等提出对策。与岳阳街道联手制作反盗窃法制宣传版面在全区巡回展出。在松江“二台一报”开设“严打”整治专栏,宣传“严打”整治成果。不定期组织法院干警到各镇及各类学校讲课,提供法律服务,通过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积极探索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建立和完善案件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关于案件质量内部监督检查的若干规定》,明确案件质量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和差错责任的追究,使监督有章可循。为确保案件质量,以开展常规检查、评查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进行专项检查等有效形式,对案件质量加强内部监督。从抓案件管理入手,利用《审判监督专报》平台,定期通报案件质量,并将案件质量检查情况汇编成册下发,引以为戒。对审判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案件质量讲评的方式,请专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严格执行案件质量评查通报扣款制度以及发回重审、改判案件评查及责任承担制度。通过加强考核和严格监督,不断增强法官的责任心,促进审判水平的提高。

  刘毅同志担任副院长以来,认真学习法学理论和各项业务知识,通过亲自办案、参加合议庭评议和审委会讨论案件等各种方法和途径,不断丰富审判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2003年以来,共承办各类案件8件,参加合议庭评议80余件。注重分管部门的队伍建设。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了解干警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与分管部门同志一起探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动大家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办公室有多篇调研论文分别被上海法院学术讨论会和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评为一、二等奖,信息、法制宣传、网络建设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分别获得市高院和区委的一、三等奖。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作风和纪律教育,加强考核和监督,强化队伍的职业素养和自律意识。刑庭在2003、2004年度被评为区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工作中,刘毅同志能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同时,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失足犯罪人员进行帮教,通过社区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并倡导刑庭党支部集体资助父母离异的学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人民法官形象。

  刘毅同志在审判工作中主动接受人大监督。针对案件不同情况,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审判质量。2004年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刑事审判工作情况。2004年至2005年,在市人大“旁听百例庭审”专项活动和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旁听庭审活动期间,都能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情况,并针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决定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对本次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刘毅同志态度端正、认识到位。

  本次履职情况调查中,法院干警和有关部门对刘毅同志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全局意识、敬业精神、群众观念和虚心好学的作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26份测评表,评优秀的19份,称职的5份,基本称职的2份。工作小组认为,刘毅同志是一位称职的人民法院副院长。同时,其履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司法业务的知识面还不够宽,在管理上有时还不够大胆。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审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确保审判工作社会主义方向和解决执法工作理念、建设高素质审判队伍的客观需要。作为分管副院长要带头学习,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和树立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理念。并在院党组领导下,紧密联系干警思想和审判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引导全院干警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切实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要进一步发挥审判监督职能,严格执行监督考核制度,加强对审判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案件质量、裁判文书检查通报力度。强化案件质量防错纠错机制,注重案件质量检查监督成果的转化。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目前审判中反映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法,不断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法官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分管工作的调整对自身审判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继续加强法学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审判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和司法能力。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大对新类型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研究,不断提高审理复杂疑难案件能力,把握工作主动权。

  感谢各位主任和委员对我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存在问题提出的中肯意见和今后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建议,感谢区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对我们法院以及我个人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对于取得的成绩,我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对于存在的不足,我将努力改进,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思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以这次人大述职评议为动力,更好地履行好法律和工作职责,自觉地接受人大的监督,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公正执法,不循私情,做一名无愧于岗位职责要求的人民法院副院长。

  2006年5月24日在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区人大常委会安排我这次述职,既体现了人大常委会对检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对我个人而言,又是一次自觉接受监督和评议、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极好机会。

  2002年3月,我被区人大常委会任命担任检察院副检察长,从接过任命书那一刻起,我深感这既是一种荣誉和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和考验。根据院党组分工安排,我主管刑事检察工作,分管侦查监督、公诉、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严打”整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期间曾短暂分管过监所检察。4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忘记了这一点,就忘记了人民检察院检察权的来源和根本,就会丧失正确的权力观。作为一名检察官,必须始终把“忠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司法公正、坚持执法为民”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职责所在,才能忠实有为地履行好自已的岗位职责,体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现将2002年以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我作为分管刑事检察(主要是侦监、公诉和未检三部门)工作的副检察长,在院党组、检察长的领导下,在开展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我认真落实区委和市院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坚持把“严打”斗争作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的长期方针,树立积极的稳定观,努力把刑事检察工作融入松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为松江的改革、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四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也是刑事检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审查批捕工作中,我认真按照院党组、检察长的要求,坚持每案必审、严格把关,积极探索建立疑难复杂案件捕诉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做到发挥集体智慧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确保了打击犯罪的力度和精度。在审查起诉工作中,对重大、有影响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坚持亲自审查、科学决策,一方面我认真听取主诉检察官联席会议的讨论意见,充分利用检察委员会的权威智囊作用,做到科学规范决策,另一方面注意加强向上级检察院的请示汇报和与法院的协调沟通,达到消除分歧、形成共识的目的,确保了办案质量和效率。在批捕逮捕和提起公诉的案件数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10.9%;26.4%、16.1%;38.6%、37%的情况下,坚持“稳、准、狠”地打击犯罪,办案质量继续保持了我院连续八年来“无捕后撤案、无撤回起诉、无无罪判决、无刑事赔偿”的较好成绩。今年1月侦查监督科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刑检三部门曾多次获得市检察院办案质量优胜奖,先后有1人次获得市院“优秀出庭奖”、有2人次被评为市“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有2件法律文书被评为市院“优秀法律文书”。2004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来我院视察,专题听取刑事检察工作汇报,使我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增强了我搞好刑检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市人大“旁听百例庭审”专项活动和区人大开展的旁听示范庭活动期间,我主动向区人大内司委领导专题汇报落实该项工作的情况,主动听取人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办公诉模拟庭审辩论赛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坚持“严打”方针,就是要突出打击的重点。在办案过程中,我始终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上,努力遏止刑事发案率上升的势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如2005年办理的24名台湾籍人员利用电话、电脑等作案工具共同实施的案,是一起组织固定、分工明确的集团犯罪案件,涉案数额特别巨大,引起社会较大反响。我在获悉此案告破后,鉴于案犯人数众多、案情特别复杂、侦监科办案力量不足,我在向检察长报告后迅即调集刑检三部门的业务骨干成立专案组,启动侦捕诉联动机制,提前介入侦查活动,加班加点,三天内完成了全部案犯的讯问工作,二天内完成了量大难度大的审结报告,做到依法快审快捕,得到了上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好评。此外,我还针对我院立案监督的被告人张建清抢劫出租车司机财物案和在我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被告人唐志光等4名团伙抢劫松江大众出租车司机财物案等恶性案件,亲自出庭支持公诉,并邀请松江大众出租公司领导和司机参加旁听庭审,取得了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4年来,我在院党组和检察长的关心重视下,在区有关政法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夯实办案质量与效率的基础性工作:

  1、先后拟定了《关于建立主管刑事案件的公检法“三长”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意见》、《关于在办案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的工作意见》、《刑事公诉案件证据开示规则》和《关于办理有条件逮捕案件工作规则》等10余件工作制度和意见,并分别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分管领导进行了会签,作为我区办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2、为推进我院刑检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理顺内部工作关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外部配合制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拟定了《关于在我院刑检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建立下捕上诉案件捕诉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意见。

  3、为正确应用刑事法律、减少刑法执行中争议和分歧,确保打击犯罪合力,我认真征求办案部门的意见,协调和确定会议议题,积极会同区法院、公安分局相关部门每年适时召开了刑事司法实务研讨会,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在办案中结合犯罪特点与变化,加强分析调研,根据不同行业和人群特点,抓住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在院党组和检察长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检察官”系列的法制宣传活动。如:2003年,针对近年来我区抢劫出租车司机财物案件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会同松江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组织开展了“检察官伴你行”专题法制宣传活动。2004年,针对我区因民事纠纷而引起的刑事案件较多的情况,我带领刑检等部门先后深入岳阳街道等9个街道(镇、园区)送法进社区,开展了“检察官在社区”巡回法制宣传活动,并同所在地区人大代表进行座谈,主动征求意见。2005年,针对外来人员大量导入的区位特点和外来人员作案率逐年攀升的情况,我组织刑检等部门先后在九亭等五个镇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开展“检察官在你身边”系列法制宣传活动。今年初,为认真贯彻区委关于建设“平安松江”的工作要求,在中山街道设立了“检察官社区工作站”。通过在各居委会开设“检察社区之窗”,进行巡回法律咨询服务;编发《松江刑事检察工作简报》送至中山地区24名区人大代表,切实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并发至各居委会,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工作成效。上述工作得到了区综治办和市院有关业务处以及有关街道(镇、园区)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根据院党组、检察长的工作要求,我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依法履行各项监督职能。

  1、抓好与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联系制度,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我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代表我院与区整规办、区监委、区公安分局共同会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联系的工作制度》,先后与区工商、药监、技监、烟草和物价等行政执法机关建立了关于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执法联系制度,加强与区整规办、信息委等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召开了我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创建工作推进会,努力拓展了立案监督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2、推进诉讼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我牵头协调下,在刑检三部门建立了以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为主题的诉讼监督信息库,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取得了全方位、全程跟踪监督的工作成效。

  3、在诉讼监督中坚持原则、讲究方法,力求实效。一是切实履行立案监督职能,依法纠正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问题。2002年以来,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2件19人,其中以《检察意见书》形式,建议卫生、工商和安监等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犯罪线人,上述案件法院均作了有罪判决。有2件立案监督案件分别被市院评为“十佳精品案件”和“优秀个案”,有1个人被市院评为立案监督先进个人。我院开展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案监督专项活动的成功经验,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案监督专项活动工作简报》上作了转发。

  二是充分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仔细审查案件,深挖遗罪漏犯,防止错捕错诉。对公安机关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应当起诉而未移送起诉的决定追加逮捕17人、追加起诉1个单位、15人,对不符合逮捕条件的109人不批准逮捕,纠正公安机关不当定性30件64人,对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违反程序的行为及时提出纠正违法意见,共发出《检察意见书》3份、《纠正违法通知书》6份。

  三是认真履行刑事审判监督职能,在监督过程中,我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抗诉案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通知》精神,及时将抗诉书副本报区人大内司委备案,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对认为有错误的2件刑事判决,依法提起抗诉,均得到上级检察机关支持,其中1件上级法院已予改判。针对闵行法院少年法庭审判程序违法问题,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份。同时,积极探索更优化、更灵活的监督方式,从单向的抗诉向检察长列席审委会、检法两家诉后判前沟通等监督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刑事犯罪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作为一名分管刑事检察的副检察长,必须要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治安形势和任务,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和“脑中有策”。针对我区刑事案件总量逐年攀升和外来流动人口作案率居高不下等严峻治安形势,我注意加强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思考和探索,结合办案开展调研,努力把刑检工作融入松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先后撰写了调研文章共7篇,其中《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制度刍议》、《构建捕诉联动机制的研究》和《外来人员的权益保障和管理研究》等文章先后被《上海检察调研》录用,《外来人员的权益保障和管理研究》一文还在法制日报社《法治参考》上发表,并被市政治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05年市政治文明课题研究入围成果奖。同时,结合办案实践和社情民意,先后在区政协全会上提交了《加强我区出租车司机从业安全保障,建立行业治安管理防控和救助网络》、《关于完善松江新城书报亭设施的合理布局,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综合治理黑车问题》等提案,积极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副检察长,在领导班子中是检察长的助手和参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院党组和检察长的领导下,坚持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坚持认真贯彻落实院党组的各项决议和决定,做到定准位、干到位、不越位,在班子中加强联系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坚持和维护检察院的形象和集体的荣誉。2004年,我院领导班子被区委评为“好班子”之后,作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我时刻牢记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和责任,始终注意维护领导班子的形象和团结,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为把我院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名分管领导,在工作中我注意工作方法,加强协调沟通,谋划和指导分管各部门的业务工作,不居高临下、指手划脚,而是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办案中我坚持捕诉联动,充分听取其它同志的意见,不搞个人擅断,坚持科学决策,确保案件质量。同时,在对自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对分管的部门领导和刑检干部坚持从严要求,对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决不护短,敢于指出,严格管理。同时注意工作方法,通过沟通谈心,解决矛盾和问题。

  作为一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我能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各项规定,自觉遵守高检院和市院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纪律规定,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严格遵守办案纪律,做到秉公执法,坚持做到不为关系所左右、不为人情所干扰、不为金钱所迷惑,注意维护检察机关和自身形象。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自己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政治理论素养、执法观念和工作水平还不适应当前形势与任务的需要;面对不断攀升的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忙于应付办案,在准确判断治安形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缺乏前瞻性思考;对重大恶性案件高发现象缺乏深层次、规律性分析和研究;分管工作缺乏新的亮点,分管三部门的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上述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是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业务功底,不断强化“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政法工作指导方针,努力适应岗位职责要求,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本领。

  二是加强管理协调能力,要做到率先垂范,既要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善于协调、善于用人,又要敢于办案、敢于放权、敢于严已、敢于担责,真正成为学习型、能手型、管理型的刑检队伍的领头人。

  三是以“忠诚、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自已的座右铭,严于律已,做好表率,努力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保持自身良好形象。

  今天的述职是对我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廉政情况的一次大检验,我要认真客观地肯定成绩,实事求是地找出不足,虚心诚恳地听取意见。我将以这次述职评议为动力,依法全面正确履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提高履职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推进“平安松江”建设作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根据《上海市松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区人大常委会2006年度工作安排对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毅和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开展述职评议。3月初,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有17位区人大代表参加的述职评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并根据“两院”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述职评议实施方案。3月下旬起,工作小组对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同志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我受工作小组的委托,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