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首页“彩娱乐”主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1-29 07:09    文字:【】【】【
摘要:首页彩娱乐主页 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

  首页“彩娱乐”主页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还有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就土壤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其中有豫让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在其中又以土壤矿物质讲解最为深刻,因为老师讲解到了它的来源、组成、性质、及其改良方法。在实习后,我们必须学会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要掌握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其中就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比如实习中看到的紫色砂页岩及红壤等。还要学会野外始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标本采集。

  本次实习分三次进行,以三天的时间去三个不同的地点。第一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慈利,傍晚时分回到学校。第二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德山,傍晚回到学校。第三天早上8点半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太阳山,由于该地貌属于垂直分布,整片山都是红壤,除了半山腰有一点点页岩,所以在体力不支下,下午回到了学校。

  实习老师通过仔细认真地实地考察以及以往实习经验确立实习路线与地点。每次到达实习地点后,老师会讲解实习目的、任务、内容等及安全问题。

  同学们各自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以及查阅大一所学的关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及课堂笔记,大家经过实地测定时按照实习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操作实习。

  实习过程对常德周边地区桃园、花岩溪、太阳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实地访问。实习中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感受,让每位同学能实实在在学到这方面的实习学习,以便以后同学们能够自己独立学会这方面的调查工作,使同学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习课程完成后,同学们应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进行总结及完成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特点:又名紫色土壤,其特点有很多:“见风消”说的就是紫色砂页岩易风化,但是物理风化快,化学风化慢。物理风化导致初育土始终不能形成完整的剖面,风化一层就脱落一层,土层很薄,且易碎,故该地域水土流失严重,保水,蓄水力弱。化学风化快就致使土壤保持母岩特性非常强烈,故其土壤、母岩、母质颜色几乎相同,化学成分也差不多。由此可见,母岩对其影响最大。

  分布规律及肥力水平: 紫色砂页岩是一种区域性土壤,它零星分布,但也有少量分布比较集中,如四川。其肥力水平比较高,有机质少,矿物质P、K丰富,N素缺乏。

  利用现状与补救措施: 适种性广,现主要种植粮棉油等经济作物,产量较高。有句顺口溜这样讲“天晴一把刀,落雨一锅糟”恰是紫色砂页岩的真实写照。说的就是该土壤结

  构疏松,蓄水,保水力差,容易流失,由此造成的生态性灾难、农业减产失收等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针对此加以合理利用土地,禁止滥砍滥伐,盲目毁林开荒等。还有就是对其肥力的补救措施就是适时适量的补加N肥。

  特征:黏酸瘦板浅是石灰岩最典型的特点,它是沉积岩的一种,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

  解石,一般呈灰色或白色,如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其特征为:有致密状、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性脆,主要矿物为方解石(CaCO3)遇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含有Fe、Al,但SiO2几乎没有。石灰岩母质可以发育成红壤,因此具有红壤的一般特性,高温高湿,酸性,有粘性。土层浅薄,水土流失较严重。

  分布规律与肥力水平:中国石灰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

  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石灰石主要分布陕西、安徽省、广西自治区、四川、重庆、山东、河北、河南、广东、辽宁、湖南、湖北、黑龙江、浙江、江苏、贵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内蒙古、青海、甘肃、北京、宁夏、海南、西藏、天津等。可是其养分缺乏

  利用现状和改良措施: 现种植一些以玉米、花生、红薯、马尾松等偏酸性植物为主。

  冲积土: 特征: 又名潮土,夜间返潮从它的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其沙黏相间的分层,这是因为季

  节性的水流冲击影响而成,水流凶猛时沙多,水流缓时沙少,这样反反复复就有了这样的分层,而且它具有流水分选的作用。它属于河漫滩相沉积,具有明显的河床相沉积与河漫滩相沉积的二元结构,而且尚没有脱离河流泛滥的冲积物覆盖的影响,表土层有明显的近期薄层沉积层理。生物作用极弱,基本无有机质表聚现象。地下潜水埋深变化可周期性影响底土,而具有潴育化过程。

  分布规律与肥力水平:冲积土是一种泛成性土壤,呈带状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河

  流泛滥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湖、滨海的低平地区。地面平坦。一般成土时间较短,发育层次不明显,土壤肥力较高。比紫土的肥力效果还好。

  利用现状与改良: 冲积土的适种性很广,多以种水稻、甘蔗、南瓜、白杨树和粮棉油

  等经济作物为主。由于冲积土尚未脱离河水泛滥影响,地下水位高,有的尚有盐化、沼泽化威胁。应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不同的利用改良方式,合理利用这一良好的土壤资源。(l)河滩草场者,应建立自然草场轮牧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资源,而且要维护河道沿岸的引水卫生。(2)在河漫滩较宽阔的地区。可修堤筑坝,防止洪水淹没,建立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平整土地,建立河滩地农业区。(3)在保证汛期行洪的条

  件下,加强农业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农、林、牧,培肥土壤,争取汛期前的一季好收成。

  (4)一般土壤质地较粗的河漫滩,在不影响行洪的条件下可以选植河滩片林,既可保护河岸,又可改良生态环境。在北京及河北燕山山区,有利用河谷卵石滩种稻“挂淤”而改良为良好土壤的实例者不少。

  特点:由第四纪冰川时期红色黏土母质发育形成,距今200-300万年,首先是冰水混合物,然后就是冰往地势较低的地方走,接着泥沙被带走,其能把山体磨平,石头磨碎,最后经过长距离的搬运石头被磨光滑成鹅卵石沉到底部,是一种冰川的沉积物。主要成土过程: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矿物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Fe(OH)

  3、Al(OH)3。在淋溶条件下,盐基和硅酸被不断淋洗进入地下水后流走。由于Fe(OH)

  3、Al(OH)3在干燥条件下发生脱水形成无水的Fe2O3和Al2O3,红色的赤铁矿是红壤呈现红色,形成富含Fe、Al的层次。

  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旺盛,生物的小循环作用也十分旺盛。红壤的形成以富铁、铝化过程为基础,生物小循环是肥力发展的前提,这两个过程构成了红壤特殊的形状和剖面特征。

  分布特点及肥力水平: 红壤地区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时一次降雨可高达200-300毫米以上,当地面覆盖差时,暴雨就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利用现状与改良措施: 现种有油桐树、马尾松、樟树、商路等作物。红壤改良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掺砂、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红壤有机质含量、科学施肥、施用石灰、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等。可以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红壤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壤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考察点五:太阳山

  特点: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粘页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平时所学知识的珍贵之处,就比如说:在业外认识土壤和了解其特性来说,就算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常见土壤,我们也不一定叫得出名字,以及它所内含的肥力问题。还有实习时通过老师的一些讲解,我们也了解到了怎么处理土壤的肥力问题,书本虽然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但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还是无从得知,比如添加N肥时,我们可以通过草木灰解决问题。等等,总而言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良多,感谢我们无私的郭春秋老师。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学是广义的土壤科学,主要研究土壤自然体发生、组成、形态、特征、演化、分类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理论要是没有经过运用,就还是理论。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由此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此次的实习,要求我们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观测及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并能结合观测、测定的结果推断土壤发生的各种条件,从而充分认识土壤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了解常德一带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并能通过实习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

  本次实习计划由土壤学郭春秋老师、植物学赵东海老师以及农学09101班全体同学共同商议决定,于2011.6.25——2011.6.27在常德附近进行。由于工具箱有限,全班37人按学号分为两组,每组配备一个工具箱(含土铲、比色卡、白瓷盘、浓盐酸等野外实习必备工具)。另外,每位同学在出发前,尽量收集、查阅实习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有关土壤分类和土壤调查的资料,并自备笔记本。

  实习路线号:学校→陬市→菖蒲→河洑→学校,26号:学校→德山→花岩溪→学校,27号:学校→太阳山→学校。

  本次实习主要以现场观察和指导老师讲解为主。在实习前,指导老师上实习指导课,从理论上教会同学们如何进行识土、辨土和评土,应从哪些方面去完成这个任务,再系统的讲了土壤的分类,放映了以往的调查资料,让我们对土壤的识别有了一大体的方向,并在讲解中反复提醒我们在实习时注意观察,运用理论知识自己试着去辨别土壤的类别。复习了土壤学中的重点内容,并指明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①学习野外调查地形地貌、岩石、母质、地下水位及水质、土壤侵蚀、植被、农业利用情况等成土条件的方法和技巧。②掌握野外典型土壤剖面观察、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③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④学会野外识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岩石矿物标本采集。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记录实习笔记,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每天完成当天的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和自我鉴定表。

  本次实习地点湖南省位于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土地总面积为211829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1.2%,丘陵及岗地占29.3%,平原占13.1%,水面占6.4%。耕地面积为383.4万公顷,林地面积986.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3.67%。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6—18℃;日照时数1300—1800小时;降水量1200—1700毫米;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土壤以红壤土、黄壤土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

  6月25日,9点10分左右,陬市附近。郭老师带领同学们观察一处紫色土。该土由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俗名叫“见风屑”。其形成年代早,物理风化快,化学风化慢,土层表面十分松散,锤散即能成土。土壤特点:

  2、不能发育成完整的土壤剖面,保留母质特性非常强,母岩、母质、土壤颜色无太大

  4、肥力高,富含钾、磷,缺氮,薄、酸、粘,是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一种岩成初育土。主要分布:我国的四川、江西、贵州、湖南、广西等省。植被:红薯、南瓜、花椒等蔬菜以及棉麻、杉树、桑树、马尾松为主。人为因素:在人类居住的以及更低附近,水热条件良好的地方,地带性土壤以被改造成人为土的紫泥田为主,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和棉麻。改良:

  1、应以水土保持为主,进行综合治理,全面考虑山、水、林、田、路的综合规划。

  11点15分左右,菖蒲附近。观察一处石灰性红壤。其成土母质是石灰岩。特性:“粘”(粘性土)、“酸”(酸性土)、“瘦”(养分少)、“板”(土壤板结)、“浅”(土层薄)。成土因素:以生物和植被为主。周边植被主要有白毛、马尾松、杉树等。改良措施:主要是以保水土为主,因地制宜的种植一些作物。石灰岩还有一典型特征是能进行起泡反应:将盐酸滴在上面,会产生气泡。因此,我们还进行了野外速测ph的实践:找到一个适宜的石灰岩的剖面,分别取不同剖面层的物质进行ph值的测定,结果是其ph值范围小于5.5,规律是上层ph值比下层的要小,也就是石灰岩剖面的酸碱规律是上酸下碱。

  2点10分左右,河洑附近。观察冲积土,又叫潮土,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属于泛域性(广泛分布)土壤。当洪水来时凶猛时,砂粒为主,当水势小,漫延慢时,粘粒多。特征:

  1、土壤剖面砂粘相间,季节性强。下游的粘粒多,上游砂粒多。越远离河岸,颗粒越细。

  2、肥力高,沉积了上中游的精华部分。3,、适种性广,能种植棉粮油等多种经济作物。如棉花,水稻,甘蔗,南瓜,黄豆等。附近居民并未加以利用这里的土壤。改良:

  6月26日,8点42分,德德山附近。此处红壤由第四纪冰川时期红色黏土母质发育形成的红壤,距离现在大约两三百万年,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经过漫长的成层、分选过程,形成了由上至下红壤—细沙—鹅卵石,而且最下层的鹅卵石粗细也不同,下粗上细。因此,此类红壤具有明显的成层性、分选性。与昨天我们所看到的石灰性红壤相比,此红壤具有黏、酸、瘦、板、厚的特点,是由腐化作用、脱硅化铝作用形成的,为旱地土壤。便于改造,精耕细作后肥力得到提高。观看剖面结构时,可看到C层的红色母质有红白相间的网纹层,其中红色部分的主要矿质成分为含水Fe2O3,白色部分主要矿质为含水Al2O3.这种网纹结构主要是有季节性的水分上下移动形成的。改良措施:由于山区较多,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改造。若用于水耕水田,排水不良,则称为黄泥田,属于潜育田,当挖开水田水可看到青泥层。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建设好排水措施。周边只要植被有商路、马尾松、加拿大木桐、乌梅、白茅等。

  6月27日,12点左右,太阳山樱花楼阁近一土壤剖面。太阳山是武陵山脉的尾巴,也叫做梁山。这处剖面形成已接近3亿年了,是由第四纪红壤发育形成。其由泥质交结为主,还有铁质交结,钙质交结,硅质交结等,易风化。特点:粘、酸、薄、肥。没有红白相间的网纹。周围植被:马尾松,杉树,油桐,油菜,积木,杜鹃等喜酸性植物。

  三天的实习眨眼就过去了,还有好多东西我们还没来得及体会。通过这次实习,让我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土壤的分布、分类、形成条件、剖面特点,并能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法,这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实地观察和动手能力。此次的切身体验,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我对土壤这门课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在我的亲自动手参与下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书本上没有写的感受,这才是自己的东西。这次实习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培养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一路上大家的友谊之情增进了不少。我很感谢有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也感谢两位指导老师的孜孜教诲,教会了我们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更让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尽的道理。实习是实验、检验、考验,我们要把吃苦、勤奋、创新精神带到学习、工作中去。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记忆在,它将会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学是广义的土壤科学,主要研究土壤自然体发生、组成、形态、特征、演化、分类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植物的生长关系。我们在课堂上学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理论要是没有经过运用,就还是理论。只有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由此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土壤肥料学野外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此次的实习,要求我们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观测及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并能结合观测、测定的结果推断土壤发生的各种条件,从而充分认识土壤与环境条件的一致性。了解常德一带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并能通过实习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

  本次实习主要以现场观察和指导老师讲解为主。在实习前,指导老师上实习指导课,从理论上教会同学们如何进行识土、辨土和评土,应从哪些方面去完成这个任务,再系统的讲了土壤的分类,放映了以往的调查资料,让我们对土壤的识别有了一大体的方向,并在讲解中反复提醒我们在实习时注意观察,运用理论知识自己试着去辨别土壤的类别。复习了土壤学中的重点内容,并指明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①学习野外调查地形地貌、岩石、母质、地下水位及水质、土壤侵蚀、植被、农业利用情况等成土条件的方法和技巧。②掌握野外典型土壤剖面观察、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③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④学会野外识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岩石矿物标本采集。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步伐,认真记录实习笔记,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每天完成当天的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和自我鉴定表。

  三天的实习眨眼就过去了,还有好多东西我们还没来得及体会。通过这次实习,让我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土壤的分布、分类、形成条件、剖面特点,并能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法,这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实地观察和动手能力。此次的切身体验,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我对土壤这门课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在我的亲自动手参与下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书本上没有写的感受,这才是自己的东西。这次实习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培养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一路上大家的友谊之情增进了不少。我很感谢有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也感谢两位指导老师的孜孜教诲,教会了我们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更让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尽的道理。实习是实验、检验、考验,我们要把吃苦、勤奋、创新精神带到学习、工作中去。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记忆在,它将会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 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单位g/cm 或t/m

  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过程。

  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2、3、4、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稳定的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2.土壤有效磷:

  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分总和。4.营养诊断:

  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4、阳离子交换量:当土壤溶液在一定 pH 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以每千克土壤的厘摩尔数表示。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mmol/kg来表示。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1、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 (铵盐)的作用。

  1、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 pH 条件下,每 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3、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4、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1】.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十分迫切,养分元素缺乏、过多或者养分元素间比例失调,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要求的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发生营养障碍,即使以后恢复正常营养,也难以挽回损失。

  2】.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

  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4、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5、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 “肥料三要素”。

  6、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3.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5.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 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_____。

  1.有机肥料:能够直接提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并富含有机物质的肥料,同时兼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在一定pH值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4.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养分可通过扩散、质流等方式进入根细胞。5.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6.肥料利用率:是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是合理施肥的一个重要表示,也是计算施肥量时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7.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通常带有大量负电荷,因而能从土壤溶液中吸附阳离子,以中和电荷,被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被土壤溶液中其他阳离子从胶体表面上交换出来,此即阳离子交换作用。8.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9.主动吸收:又称代谢吸收,是一个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有选择性。

  10.肥料:凡能直接提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肥料。 简答题

  2.作物体内酰胺的形成对氮代谢有什么影响?(P179)3.钾增强植物抗寒性的机理是什么?(P223)4.简述磷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P210)5.简述钼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P251)6.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P21)7.简述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P59)8.钾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是什么?(P223)9.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P137)10.简述硼在植物体内的营养功能(P249)论述题

  1.试述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P153)2.试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P31)3.试述根外营养的概念、特点及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P146)4.试述绿肥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P282)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化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4、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无机矿质养分的过程。

  6、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7、氨化作用:指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氨(或铵离子)的过程。

  8、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一般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 1.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养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2.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3.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态氮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 4.水势:土壤水与标准状态水的自由能之差。

  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经常不断地、适量地给植物提供并调节它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存在一些毒害物质等性能。

  6.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7.养分归还学说:随着植物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如果不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下降,要想恢复地理,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应该向土壤中施加灰分元素。1.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2.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3.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5.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被硝化细菌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7.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8.CEC:即阳离子交换量,表示每千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2、土壤热容量: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陪补离子效应:由于陪补离子与胶体的结合能不同,而导致某种离子有效度发生变化的效应。

  4、养分共质体运输:共质体是由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起来的一个连续体系,养分通过此体系的运输称养分共质体运输。

  6、土壤缓效钾:主要指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所固定的钾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

  7、土壤肥力:土壤在植物生长全过程中,同时而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1、熟化过程:人为因素影响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的方向转化的过程。

  4、15-12-15(S):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12kg,有效钾15kg(用硫酸钾作原料)。

  5、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pH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

  6、土壤导热率:单位厚度的土层(1cm),温差为1℃,每秒钟经单位断面的热量焦耳数(J/cm2.s.℃)。

  答:红壤的主要特性:(1)粘粒多而品质差;(2)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3)酸性强;(4)土层厚而耕层浅薄。

  改良中低产红壤的主要措施:(1)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建设梯地梯田;(2)合理间作套种与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3)大量施用有机肥,培育土壤肥力;(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5)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无机肥料

  2、2、简述氮肥施入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减少这些损失答:化学氮肥施入土壤的主要损失途径:(1)氨的挥发损失;(2)硝酸盐的淋溶损失;(3)硝酸盐的反硝化脱氮损失。

  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破坏臭氧层,使进入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造成温室气体效应等。

  减少损失的主要途径:(1)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特性以及氮肥的性质合理分配氮肥;(2)确定合理的施肥量;(3)深施覆土;(4)使用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5)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6)使用缓释肥料。

  3、从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入手,说明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 答: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特点比较:(1)有机肥料含养分种类多、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含养分种类单

  一、养分含量高;(2)有机肥料肥效长,供应养分数量少,而化学肥料肥效短,供应养分数量多;(3)有机肥料含腐殖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化学肥料常含副成分,影响土壤的性质;(4)有机肥料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改良土壤性质,而化学肥料易流失、固定、挥发损失。

  我们国家肥料工作的方针: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方针。

  4、为什么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为什么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答:钾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原因:钾供应充足时,(1)植株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糖减少,减少了病虫的营养物质;(2)茎叶纤维素含量增加,细胞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增加,因而增强抗病虫入侵的能力,抗倒伏性也增强;(3)作物组织酚类化合物增加。钾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是因为:(1)植物钾含量增加,降低细胞的渗透势,增加了土壤和根间的水势差;(2)钾可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从而减少干旱条件下蒸腾失水;(3)钾可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从而增加水分吸收

  1、简述砂土和粘土各有什么生产特性,如何进行土壤质地的改良? 答: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质地类型。砂土生产特性:通气透水、不耐旱,养分少、保肥性差,增温降温快、早春易升温,一般易耕作。可施用冷性有机肥料和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用化学肥料适时追肥,以免“发小苗不发老苗”。适宜种植生长期短及块根块茎类作物,适宜种植耐旱耐瘠的作物。

  粘土生产特性: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高于砂土,增温降温慢、早春不易升温,耕性差。肥效迟缓、费劲稳长,“发老苗不发小苗”,有机肥料施用热性有机肥料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适宜种植需肥多或生长期长的谷类、豆类等作物。进行土壤质地改良的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2)砂掺粘,粘掺砂,客土调剂;(3)引洪放淤,引洪漫砂;(4)根据不同质地采取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2、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答: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肥性,增加磷等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强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等。而且有机质与土壤矿物质颗粒形成很好的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团粒结构丰富,这样有利于协调土壤热、水、气肥等肥力因素。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的措施: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有机肥料的施入、如堆肥、厩肥、绿肥等,植物残体归还和根系分泌物。

  3、合理施肥的含义包括哪些? 答:提高作物产量,改进作物品质;不断培肥土壤;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环境的污染小。

  4、为何尿素特别适合作为根外追肥施用?答:尿素以分子态溶于水,水溶液离子强度小直接接触作物茎叶不易发生危害;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尿素进入细胞不易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即使发生也易恢复。

  答:制作堆肥:(1)场地准备,(2)备料(粪引物或促进分解的物质,如人畜粪尿和草木灰或石灰;提供有机质的物质,如各类落叶、杂草、秸秆等;吸附物,干细土,)。(2)堆积,三种备料大致以比例为5:3:2进行混合,堆积约两米长宽、1.5米高。调控堆肥的腐熟的因素为水分、温度、通气、碳氮比、酸硷性。

  1、简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答:土壤质地指不同粒径颗粒在土壤中所占的质量白分率。土壤质地首先影响土壤的孔隙性质及养分含量,进一步作用于土壤的通气性、保肥性、供肥性、土壤温度状况及耕性等性质。

  (1)砂土类①肥沃性:砂质土因粗粒多,孔隙大且相对较多,其通透性良好、保蓄性能差、潜在养分含量低,但转化条件好、土温易于提高且变幅大、土中无毒害物质存在。②耕性好:砂质土粘性差,塑性小,耕作时省力,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③作物反映“发小不发老”:作物出苗齐、早、全,但生长中后期容易脱水脱肥。(2)粘质土:①肥沃性:粘质土因细粒多,小孔隙且占主导地位,其通透性差、保蓄性能强、营养元素含量高、土温变幅小、土中可能有毒害物质存在。②耕性差:粘质土比表面积大,粘性强,塑性大,耕作时费力,宜耕期短。③作物反映“发老不发小”:春季作物播种后出苗晚、苗势弱而且常缺苗,但生长中后期,特别是雨季养分释放快,往往出现旺长现象。

  (3)壤土类: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的优点,又消除了二者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较理想的土壤质地。他既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因此通气透水性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

  2、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为什么?它在土壤中的特点,有效施用原则和施用措施是什么?答:在酸性土壤中普钙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磷酸铁、磷酸铝,随着时间延长,进一步转化为难溶性闭蓄态磷酸盐即粉红磷铁矿、磷铝石,从而降低普钙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酸性土壤中也存在磷的吸附固定,因此普钙在酸性土壤中利用率不高。⑴普钙在土壤中的特点:易被固定,移动性小;⑵有效施用原则:尽量减少普钙与土壤的接触,以减少固定,尽量增加普钙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以增加根的吸收;⑶施用措施:①集中施用,穴施、沟施、沾秧根;②与有机肥混合施用③酸性土壤配施石灰;④配成溶液根外追肥

  3、简述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和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答:⑴高岭石类粘土矿物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①晶层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重叠而成;②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每个晶层一面是氧原子一面是氢氧原子团,联结力强,晶层间距离小,且距离固定,不能扩展,水分和各种离子很难进入其间;③颗粒粗大,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胀缩性都较弱;④很少发生同晶替代现象,因而很少带负电,阳离子交换量只有3-15cmol/kg。⑵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晶层构造及性质上的特点::①晶层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硅氧片和水铝片的比例为2:1,称为2:1型矿物;②晶层间通过氢键联结,晶层上下都是氧原子,氢键键能低,联结力弱,水分和各种离子易进入,使晶层间距扩大,为膨胀型晶体;③颗粒小,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都很强,对耕作不利;④同晶替代现象普遍,蒙脱石主要发生在铝片中,Al3+被Mg2+代替,替代结果使粘土矿物带上大量的负电荷,具有较强的吸附阳离子的能力,蒙脱石阳离子交换量高达80-120cmol/kg,保肥力强。

  4、简述土壤钾的化学形态和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答:土壤中的钾分为四种形态,即水溶态钾、交换态钾、缓效钾、矿物态钾,水溶态钾、交换态钾是速效钾,对作物的有效性高;而缓效钾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速效钾,对作物来讲也有一定的有效性,矿物态钾非常难溶解,有效性低。

  5、什么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答:⑴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所释放的可溶性养料和粘粒等风化产物,受雨水的淋溶,使其随雨水流入江河,汇入海洋,沉积以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又重新形成岩石。这种从岩石到风化产物再到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称植物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⑵生物小循环是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形成植物体,动植物死亡后,残体回到土壤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养分。这种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称植物营养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1.为什么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1.答:(1)具有良好的孔隙性质;(2)良好的土壤水气状况;(3)养分供应和储藏比例适当;(4)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生长,还能减小耕作阻力。2氮肥施入土壤后主要损失途径有哪些?如何减少这些损失?2.答:NH4+-N NH3的挥发NO3—N 淋失、流失、反硝化(1)NH4+-N 深施覆土,避免NH3的挥发,避免NH4+-N转变为NO3—N,造成氮的淋失、流失、反硝化。不与碱性物质混施;2)NO3—N不适施用在水田,不能作基肥。使用上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水解,减少NH3的挥发,使用硝化抑制剂,防止NH4+-N转变为NO3—N,造成氮的淋失、流失、反硝化。3.为什么要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3.答:(1)有机肥料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有显著的改土作用,而化学肥料只能供给作物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改土作用。(2)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但养分含量低,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但养分种类比较单一。(3)有机肥肥效慢,肥效持久,化肥肥效迅速,肥效短。4)有机肥可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改良土壤性能,而化肥养分浓度高,易挥发、淋失、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所以施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使缓效与速效配合起来,使土壤得到持续、均衡的养分供应。4.简述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岩石风化后形成的母质,产生了粘粒,对养分有吸收作用,但吸收作用是暂时的,被吸收的养分有再被雨水淋失的可能,吸收作用是广泛的,不易积累养料,吸收发生于土壤母质整个层次中,不可能使分散的养料集中到母质表层,使养料丰富起来,它不能单独完成集中和保蓄植物所需养料的任务。而当生物出现以后,它所具有的选择吸收的性能;集中养料的能力;生物固氮作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因而认为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C/N≤25为宜,越细碎越好。②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微生物活性,以30℃,土壤水分接近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分解彻底,分解速度快。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常累积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④土壤pH。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

  2、我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什么?①纬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到海南,土壤类型依次为: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②经度地带性:由黑龙江、内蒙、宁夏、甘肃到新疆,土壤类型依次为:暗棕壤、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3、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 ,答: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类。土壤胶体的性质主要有①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②带有电荷。③有凝聚和分散作用。

  4、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

  要点:氮肥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主要考虑①土壤条件,包括土壤pH、土壤类型(旱地、水田、盐碱土)、土壤养分状况。②作物特性,作物种类、品种特性。③氮肥特性,NH4+-N防挥发、NO3--N防淋失和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①避免氮素在表层大量累积。②严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③增加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④氮肥深施、使用脲酶抑制剂、反硝化抑制剂和缓释肥料。⑤平衡施肥。

  2、试述土壤酸碱反应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要点:①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②影响微生物活性。③影响土壤理化性状。④影响植物根系发育,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状况。

  土壤氮素形态主要有(1)土壤无机氮:固定态铵、NH4+、NO3-、NO2-、NH

  2、N2。(2)有机氮: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主要有:(1)有机氮的矿化:在微生物作用下,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氨的过程。(2)无机氮的生物固定:无机氮被微生物同化固定的过程。(3)黏土矿物对NH4+的吸附固定和释放。(4)氨的挥发。(5)硝化作用。(6)硝酸还原作用。(7)反硝化作用。

  2、简述我国有机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1)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剧增。(2)秸秆焚烧严重。(3)绿肥未纳入轮作制,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对策:(1)有机无机配合施用。(2)将绿肥纳入轮作制。(3)推广秸秆还田。(4)合理利用城乡垃圾、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

  3、简述红壤类土壤低产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红壤低产的原因主要为:酸(pH低)、瘦(有机质缺乏,有效磷含量低、中微量元素缺乏)、粘、板、水土流失严重。改良措施:(1)增施有机肥、石灰和平衡施肥。(2)用养结合,改革红壤耕作制。(3)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林牧业。(4)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4、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有哪些?(1)能协调水气矛盾:土壤疏松多孔,能容纳较多的降水;大孔充气,小孔充水。(2)协调有机质消耗和累积的矛盾,有利于养分的保蓄和释放。(3)能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4)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根系伸展。

  1、试述土壤有机质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 要点:(1)矿化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形成团粒结构,保蓄水分,改善通气状况,稳定土温。(3)提高土壤保肥性和缓冲性。(4)促进和刺激植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物。(6)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

  2、磷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如何合理使用磷肥? 要点:磷的生理功能:(1)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2)参与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3)增强植物抗逆性。(具体论述)合理施用(1)根据土壤磷素状况、作物需磷规律和磷肥品种合理分配磷肥。(2)选择正确的施用方法。(3)防止发生环境污染。(4)与N、K、中微量元素、有机肥配合施用

  某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年矿化率为2.5%。假定所施用的有机肥为鲜玉米杆,其腐殖化系数为0.3(设每亩耕层土壤为150000Kg,鲜玉米杆含水量为70%),问:

  1、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5、目标产量: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一般以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6、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 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7、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8、生理碱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9、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0、枸溶性磷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或碱性柠檬酸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溶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11、微量元素肥料:是指那些含有硼、锰、锌、铜、钼或铁等微量元素,并作为肥料来使用的物质,简称微肥。

  12、有机肥料:由粪便、油饼、秸秆、泥炭、城市生活垃圾等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俗称农家肥料。

  13、堆肥:把各种有机物料堆成一定大小的堆,经过约一个多月的发酵,即成为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称为堆肥。

  1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15、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包括无机营养型、腐殖酸型、生物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型、综合型等类型。

  16、根外营养:作物除了根系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和茎吸收养分,这就是根外营养。

  17、有效钾: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作物吸收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18、矿物态钾:主要指存在于土壤原生矿物中的钾,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20、秸秆还田:作物收获后,把秸秆直接翻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称为秸秆还田。

  21、微生物肥料:一般将含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材料施入土壤后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益,那么这种材料就是微生物肥料,也称菌肥或菌剂。

  22、单质肥料:如果一种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一种元素,这种肥料就是单质肥料。

  1、2、一般来说,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 而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表明该营养元素是不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

  11、土壤中的缓效养分主要指大部分有机态养分、部分吸附态养分和易分解的矿物态养分

  33、作物体内有和 两种酰胺,其作用表现在 危害和作为氮素的贮藏形式两个方面。

  37、如果秸杆的碳氮比 25或是30,分解时就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造成氮素的微生

  〈C〉作物的某些特有缺素症状只能够通过补充某元素才能消失,这种营养元素就是

  〈 A〉作物吸收养分的基础上〈B〉土壤养分储量有限性基础上的〈C〉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基础上的D〉获得高的产量基础上的3、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A)

  A、土壤中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B、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C、土壤中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D、土壤中总养分含量的制约

  A 粘土矿物对铵的固定B 反硝化脱氮作用C 硝酸根的淋失D 转化为其它形态的氮

  A 生长素的合成B 一些酶的合成 C 细胞壁的形成 D 蛋白质的合成14、我国南方土壤常常施用石灰,其施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D)

  A、糖向花器的运输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五问答题

  答:钾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的结构,控制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提高光合作

  答:硼能促进作物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中含硼量很高,花

  答:首先要注意翻压时期,一般在花期翻压,翻压深度10~20cm,由于绿肥在分解时,会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因此必须根据绿肥的分解速度,确定翻压时间,如紫花苜蓿一

  般在播种前10天翻压。对于多年生的绿肥,最后一次收割,必须让绿肥有足够的时间

  答:表示该复合肥料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5%,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为10%,钾的质

  答: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铜、锰、钼、硼、氯等16种。

  答: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就是根据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所需养

  答:因为土壤一般具有很强的固定磷的能力,而且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所以磷肥的利用率一般很低。

  答:缺铁时首先表现为幼嫩叶片缺绿,而老叶仍然保持绿色。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

  间和细网状组织出现失绿,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

  答:因为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一般都很低,大部分磷存在土壤中,也就是说其肥

  效可维持较长的时间,所以适合作基肥。另外用磷肥拌种,可减小肥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故作种肥效果好。

  答:因为尿素施入土壤中要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再被作物吸收。所以尿素作追

  答:因为土壤腐殖质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可以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避免其流失。

  答:有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化学固定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磷

  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吸附固定是磷吸附于土壤矿物上;闭蓄固定是磷酸盐

  被各种胶膜包被起来;生物固定是生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效磷组成其躯体,当生物死亡时

  答:⑴大量施用有机肥。⑵种植绿肥。⑶秸杆还田。⑷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等。

  答:⑴开源节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少输水损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劣质水和工农业污水的资源化和有效利用。

  ⑵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宣传;建立水源保护区,狠抓“三废:治理;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商品化。

  ⑶农业耕种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培育抗旱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合理灌溉。

  答:由于细胞质膜是大分子的半透膜,质膜内则含有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它不能扩散,但可与钾等阳离子形成盐。当膜外的阴离子透过质膜进入细胞时,为保持电荷平衡,质膜外的阳离子必然随着进入细胞内,直到质膜内外离子扩散速度相等为止。此时质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阴离子的浓度,质膜外则相反。养分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答:配方施肥是一项综合的科学施肥技术,它要以四个施肥理论为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目标,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土壤中的养分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的养分可相互转化,随着速效养分的减少,缓效养分可转化为速效养分,无效养分也可缓慢地转化为缓效或速效养分。反之,如果土壤中的养分浓度增加,更多的养分就会被土壤胶体吸附,并转化为缓效态或无效态养分。故施肥时不仅要考虑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而且要考虑缓效养分的储量。

  答: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大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中,约有20%被土壤颗粒吸附,但这种吸附很弱,尿素易随水流失。土壤中有些生物能够分泌脲酶,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很快转化为铵,在尿素颗粒周围铵离子的浓度常常很高,一方面会导致氨的挥发,另一方面会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为避免铵离子浓度过高所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危害,应深施尿素。尿素用作追肥时,应提前一周施用,以保证其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化。尿素一般不宜作种肥,因尿素浓度高能使蛋白质变性,同时缩二脲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另外尿素可用作根外追肥。

  答:普钙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高效施用应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但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固定。具体措施包括:⑴集中施于根系附近。⑵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⑶制成颗粒肥⑷分层施用⑸根外追肥。

  答:要高效施用钾肥,必须遵循以下几原则:⑴钾肥应优先施用在供钾能力低的土壤上。⑵钾肥应优先施用在蔬菜和果树上以及需钾量大的作物上。⑶钾肥应与氮、磷肥料配合施用。⑷钾肥应该分次施用,底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

  答:⑴适量、适时、均匀。⑵经济合理。微量元素肥料的价格一般比较高,应将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在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土壤和作物上,增产效果明显的作物上应优先施用。⑶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根据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在施用上应分别采取基肥、追肥、种肥、种子处理、根外追肥等不同的施肥方法。

  答:绿肥种植的关键技术在于播种、田间管理两大环节。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绿肥作物的根茬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和养分,地上部茎叶可作为家畜良好的饲料,水生绿肥是鱼的食物来源,许多绿肥的花是很好的蜜源。将种植绿肥与养畜、养鱼、养蜂结合起来,可大大提高绿肥种植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坡地、荒山等地种植绿肥,不仅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⑴选择适宜的喷施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喷施,在作物生长后期以及作物根系受伤时喷施,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⑵确定喷施量及喷施次数。叶面肥喷施的浓度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浓度太大非常容易“烧伤”叶片。一般喷施2~3次即可。⑶掌握喷施时间。喷施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晴天时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4时后,中午和刮风天不能喷肥,以免肥液在短时间内挥发。如果喷施后3~4小时下雨,应重新喷施。⑷加入粘附剂。为了使肥料液滴在叶面摊开,扩大吸收面积,常常喷施时加入肥皂粉等物质,以降低雾滴的表面张力,使其在整个叶片均匀分布,有利于作物吸收。

  1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是什么?答: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态:C/N≤25为宜,越细碎越好。②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微生物活性,以30℃,土壤水分接近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分解彻底,分解速度快。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常累积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④土壤pH。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2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一,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磷肥,把磷肥优先施用与缺磷的土壤上。二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和轮作制度合理分配磷肥,把磷肥优先施用在喜磷的作物上。三根据磷肥特性合理分配磷肥,磷肥的品种很多,必须根据土壤条件及作物种类和磷肥特性全面考虑选择适宜的磷肥品种。四与其他肥料混合施用,作物按一定比例吸收氮磷钾等各种养分,只有平衡施肥充分发挥肥效。3简述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土壤氮素形态主要有①土壤无机氮:固定态铵、NH4+、NO3-、NO2-、NH

  2、N2。②有机氮: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 ;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主要有:①有机氮癿矿化在微生物作用下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氨癿过程。②无机氮癿生物固定无机氮被微生物同化固定癿过程。③黏土矿物对NH4+癿吸附固定和释放。④氨癿挥发。⑤硝化作用。⑥硝酸还原作用。⑦反硝化作用。4简述我国有机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剧增。②秸秆焚烧严重。③绿肥未纳入轮作制种植面积越来越小。对策:①有机无机配合施用。②将绿肥纳入轮作制。③推广秸秆还田。④合理利用城乡垃圾、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最小养分律有哪些要点?它对指导施肥有什么意义?答:①最小养分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说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②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③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的其它养分,难以提高产量。意义:①确定各种作物所需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从而确定最小养分;②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和适宜用量,有针对性施肥,才能获得较高产量。6比较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特点?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各有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点:(l)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7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养分归还原理是指随着作物每次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通过轮作换茬不能完全弥补所带走的养分,因此,为了恢复、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必须向土壤归还被作物带走的养分,否则,土壤肥力将逐渐降低。由此可见,土壤养分不是用之不尽的资源、随着耕作必然逐渐减少,改善耕作制度能够缓解土壤养分的减少,但并不能完全地使其恢复,必须向土壤施肥,才能保证作物的产量,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8团粒结构的形成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有哪些?①能协调水气矛盾土壤疏松多孔能容纳较多癿降水大孔充气小孔充水②协调有机质消耗和累积癿矛盾有利于养分癿保蓄和释放。③能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④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根系伸展 9简述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答:①直接供给植物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和转化。②养分吸收比根部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④节省肥料,经济效益高。但根外营养只是根部营养的补充,不能替代根部营养10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哪些措施?。①氮肥深施氮肥深施不仅减少肥料的挥发、淋失及反硝化损失还可减少杂草对氮肥的消耗。氮肥深层 施用的肥效稳长后劲足有利于根系发育、下扎扩大营养面积。由于深层施肥见效较慢 比表施迟 3­5d因此应配合施用叶面肥或种肥以免影响幼苗生长。②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作物的高产、稳产、优质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应氮肥配合其它肥料施用对提高氮肥利 用率和增产作用均很显著。氮素化学肥料配合有机肥料使用经常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合施用两者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互相促进能及时满足作物各生 育期对氮素和其它养分元素的需要。同时有机肥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为提 高氮肥利用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③氮肥增效剂的应用 氮肥增效剂又称硝化抑制剂是一种杀菌剂能抑制土壤中亚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从而抑 制硝化作用 使施人土壤中的铵态氮在较长时间内仍以铵的形态存在减少硝态氮的淋失和 反硝化脱氮作用。

  2、简述红壤类土壤低产癿原因及改良措施 红壤低产癿原因主要为:pH低、有机质缺乏有效磷含量低、中微量元素缺乏、粘、板、水土流失严重。改良措施: ①增施有机肥、石灰和平衡施肥。②用养结合改革红壤耕作制。③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林牧业④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1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 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粒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2根外追肥:指通过树根以外的树体枝、干、花、果及叶面喷布果树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辅助施肥方法。3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时期。4生理中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铵5反硝化作用: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酸根还原为N2和N2O等氮氧气体的作用6复混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称为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7 土壤热容量: 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8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单位 g/cm、3t/m。9土壤肥力: 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11 熟化过程:人为因素影响下,通过耕作、培肥不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丌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癿方向转化癿过程12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S):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12kg有效钾15kg用硫酸钾作原料、14 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收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15土壤导热率:单位厚度的土层(1厘米)温差为1℃每秒钟通过每平方厘米土壤断面热量的焦耳数16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1.大文斗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共8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