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焦点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9-20 14:41    文字:【】【】【
摘要:焦点娱乐注册-首选网页 (1)沙土壤经常灌,粘壤土要深沟排水。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涝。(2)看天看苗灌溉。晴天、热天多灌,阴天、冷天少灌或不灌,叶片中午不萎蔫的不灌,

  焦点娱乐注册-首选网页(1)沙土壤经常灌,粘壤土要深沟排水。低洼地“小水勤浇”,“排水防涝”。(2)看天看苗灌溉。晴天、热天多灌,阴天、冷天少灌或不灌,叶片中午不萎蔫的不灌,轻度萎蔫的少灌,反之要多灌。暑夏浇水必须在早晨九点前或傍晚五点之后进行,避免中午浇水。若暑夏中午下小雷阵雨,要立即进行灌水。(3)根据不同蔬菜及生长期需水量不同进行灌溉。

  (1)基肥、追肥。①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②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③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2)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①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②各类蔬菜施肥重点。Ⅰ、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Ⅱ、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Ⅲ、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为施肥重点。(3)注意事项。①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②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4)根外追肥(叶面肥)。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治原则: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蔬菜中不含有害物质,它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在实际生产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且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但其残留量不能超标,硝酸盐和有害重金属不能超标。并且在蔬菜栽培过程中优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提高蔬菜自身抗病虫的能力,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其中要求蔬菜的质量达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标准,需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一般情况下,为了加快蔬菜的生长或防治虫害,农民都会给蔬菜施肥或者喷洒农药,这就导致蔬菜中残留过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中,对蔬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不会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是不含有害物质的蔬菜。所以种植无公害蔬菜就需要选择环境优质的生产基地,环境无污染才能满足无公害种植的标准。在大棚蔬菜种植的基地以及周边的环境,都要无化学污染,比如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试验室有毒物质等,这些都会给蔬菜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要选择无污染、环境优质的条件作为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在选择蔬菜种植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市场需求,选择产量高、抗病虫强、耐高温、后期耐寒、耐储运的品种。选择蔬菜种植品种后,要把种子进行技术处理,可以有效的预防病虫害,采用百分之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把种子浸泡三十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五十五度的温水浸泡十分钟,同时要进行搅拌,之后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种子包衣,包衣晾干后进行二十四小时催芽。

  为了使蔬菜植株群体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密植是重要的栽培技术,可以制造大量有机质促进蔬菜高产。如果在大棚内种植时密度过大,会减小蔬菜个体的营养面积,并且影响大棚内的通风、透光、肥水供应不足,使植株生长比较瘦小,降低蔬菜产量。如果种植时密度小,植株得到了足够的营养空间,生育较佳,但是在整体上也会降低总产量。所以,栽培蔬菜时要重视合理密植,保持植株生长空间的合理性,使单位面积上达到有效株数,既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又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从而实现高产。

  2.土壤改良。大棚保护地种植蔬菜,多年连作,容易导致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如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可通过简易化高温闷棚和石灰氮闷棚处理等技术手段来改良优化土壤,通过药液喷施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根据蔬菜的需肥规律,以增施腐熟无公害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保持全面养分的供给,创造良好生长发育环境;利用夏熟菜结束后的空段,进行大水漫灌或雨天淋水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合理利用化肥,禁用含氯的品种。根据不同蔬菜需肥时期不同,做到适施、少施和勤施。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方法不一样,挥发性强的肥料使用后要及时覆盖,以防止造成氨的挥发;施用速效氮肥时要及时浇水。

  3.调整播种期。适期播种能够保证蔬菜苗全、苗齐、苗壮。任何蔬菜都有它一定的生长周期,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期进行播种,使蔬菜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按时出苗,降低不利气候条件的的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蔬菜能够高产、稳产。如果播种过早,使种子由于气温较低延长出苗时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而出现烂子的情况。如果播种过晚则使种苗发育速度加快,或者在生育后期不能完全开花结实,造成低产或者影响品质。

  4.环保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蔬菜高垄栽培、宽畦高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防倒伏高产栽培技术,改大水漫灌为地下滴灌;通过改变棚型增强光照栽培技术,对蔓性蔬菜采用吊蔓或支架栽培,增强通风透光;栽植改用宽行定植,带药定植;施肥量要根据作物不同需肥期做到应施适施。积极推广使用生态农药、生物肥料,在早春和越冬栽培增施CO2肥来增强作物的抗病和抗逆力。全面使用防滴膜。加速推进粘虫板、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大棚升温剂、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剂和作物生长调节剂等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普及。

  1.温度调控。保护地栽培是逆着季节生产的一种形式,栽培过程中要切记对温度的调节,只有如此才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苗期要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作物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缓苗。结果期,要通过揭膜盖膜来提高昼夜温差。秋延蔬菜后期可采用大棚+小拱棚+草毡覆盖和堆放发酵秸秆等手段保温防寒,以延长蔬菜上市时间。春季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则可提早上市。

  2.合理灌溉。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合理灌溉。苗期要以土壤湿度偏大为宜,开花坐果前期要有充足的肥水,盛果期需给予充足的水分。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切忌过干或过湿。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改变灌溉方式,如采用膜下滴溉,避免增加保护栽培小环境的湿度。做到看天看苗浇水,地上浇水的要及时放风排湿。

  大棚蔬菜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可以采用塑料薄膜或者遮阳网、防虫网,避免害虫进入棚室,危害蔬菜生长;生物防治就是根据生物动态发展规律,利用天敌来防治虫害,比如瓢虫可以防治蔬菜生长蚜虫等;化学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药,以菌制菌,防治害虫。如利用农抗120防治蔬菜枯萎病,浏阳霉素防治蔬菜叶螨、蚜虫等。合理利用生长调节剂来增强作物自身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但要使用适当的农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避免过量农药而影响无公害蔬菜生长指标。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蔬菜中不含有害物质,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在实际生产中允许使用高效低毒且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但其残留量不能超标,硝酸盐和有害重金属不能超标。蔬菜栽培过程中优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提高蔬菜自身抗病虫的能力,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现将大棚蔬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生产基地的选择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无污染的生产基地,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的产品。在蔬菜生产中,大气、土壤、灌溉水污染,工业“三废”、城市排污、医院和实验室排出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是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1]。因此,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对于生产无公害蔬菜至关重要。

  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丰产性高、抗病虫性强,耐重茬、耐高温,后期耐寒、耐储运的品种。选好后的品种要经过技术处理,可用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用清水洗净后用55 ℃温水浸种10 min。期间要不断搅拌,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55 ℃水温。浸过的种子再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或专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病虫害的侵染。包衣后的种子晾干后进行24 h催芽备播。

  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虫的能力。揭膜后的次日,喷施百菌清或普力克等杀菌剂1次。幼苗3叶1心时,喷施多菌灵+吡虫啉药液1次。移栽的前一天喷施恶霉灵+蚜虱净+美洲星作送嫁肥。幼苗期土壤湿度宜偏大。当干旱时可用喷壶进行喷水,忌大水漫灌,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整个苗期切忌过干过湿。移栽前浇透水1次。

  合理配置植株。病虫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在田间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受群体结构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棚内小气候。当密度过大时,农田小气候的光照不足,光合速率下降,又由于遮荫,相对湿度提高,致使植株徒长,茎叶柔嫩,生长不良,给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利于病菌的侵染和虫害发生。通过合理密植、定苗和间苗,去除病老枝叶调整植株等手段,给秧苗创造一个合理的空间,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和植株的生长。

  在每次收获后或种植前,要及时清理田园,将植株的残体、烂叶、杂草、薄膜以及各种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促进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生产过程中,当发现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病叶时,应立即拔除或摘除,防止传染其他健康植株。也可用药喷施中心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对病害进行封锁控制,避免整个棚室内用药,以免空气湿度过大,又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1]。当有杂草时,及时进行机械或人工除草,控制草害发生,减少病虫害的传染途径。

  大棚保护地种植蔬菜,多年连作,同一种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相同而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破坏了土壤养分的平衡,使土壤肥力下降和一些元素的缺失或过剩。又由于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的影响,致使土壤理性性状恶化,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度发生变化,微生物区系也发生不利的变化,从而导致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如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可通过简易化高温闷棚和石灰氮闷棚处理等技术手段来改良优化土壤,通过药液喷施或药剂撒施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根据蔬菜的需肥规律,以增施腐熟无公害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保持全面养分的供给,促进生态保护,创造良好生长发育环境;利用夏熟菜结束后的空段,进行大水漫灌或雨天淋水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合理利用化肥品种,禁用含氯的品种。区分不同蔬菜需肥时期不同,做到适施、少施和勤施。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方法不一样,如复合肥要深施可提高利用率;挥发性强的肥料使用后要及时覆盖,以防止造成氨的挥发;施用速效氮肥时要及时浇水。

  推广应用蔬菜高垄栽培、宽畦高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防倒伏高产栽培技术,改大水漫灌为地下滴灌;通过改变棚型增强光照栽培技术,对蔓性蔬菜采用吊蔓或支架栽培,增强通风透光;栽植改用宽行定植,带药定植;改变传统随意施药施肥的习惯,施肥量要根据作物不同需肥期做到应施适施。积极推广使用生态农药、生物肥料,在早春和越冬栽培增施CO2肥来增强作物的抗病和抗逆力。全面使用防滴膜。加速推进粘虫板、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大棚升温剂、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剂和作物生长调节剂等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普及。

  保护地栽培是逆着季节生产的一种形式,栽培过程中要切记对温度的调节,只有如此才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苗期要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作物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缓苗。结果期,要通过揭膜盖膜来提高昼夜温差。秋延蔬菜后期可采用大棚+小拱棚+草毡覆盖和堆放发酵秸秆等手段保温防寒,以延长蔬菜上市时间。春季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则可提早上市。

  8.1.2 诱杀与驱避。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线、颜色、气味、温度、射线等)会表现出一定的趋性或避性反应,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诱杀。一是灯光诱杀。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就已成功应用,如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300多种害虫,而且被诱杀的大多是害虫的成虫,对降低害虫密度有很好的效果。频振杀虫灯,具有选择杀虫性,既可诱杀害虫,又能保护天敌,应大力推广。二是潜所诱杀。有些害虫有选择特定条件潜伏的习性。利用这一习性,人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诱杀[5]。这方面我国各地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推广应用。如棉铃虫、黏虫的成虫有在杨树枝上潜伏的习性,可以在一定面积上放置一些杨树枝把,诱其潜伏,集中捕杀,这在生产上应用较为成功。三是食饵诱杀或毒杀。用害虫特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引其集中取食而消灭之。如用炒过的麦麸拌农药诱杀蝼蛄蟋蟀等。四是色板诱杀。在棚室内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的黄板诱蚜,使蚜虫、粉虱类害虫粘到黄板上。放置高度以略高于作物0.5 m左右为宜。

  保护地蔬菜栽培形成其独特的小气候,而病虫害的发生又与温、湿、气和光密切相关。病虫害的防治要以农业操作、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严禁使用限用和禁用农药。施药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小用药量,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严格遵守不同农药的安全期。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改进施药方法,如药液喷施改为喷雾,地面施药改为土壤处理,阴雨天利用熏蒸等施药方法,可避免增加棚内的湿度。

  生产基地的选择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无污染的生产基地,才有可能生产出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的产品。在蔬菜生产中,大气、土壤、灌溉水污染,工业“三废”、城市排污、医院和实验室排出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是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1]。因此,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对于生产无公害蔬菜至关重要。

  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丰产性高、抗病虫性强,耐重茬、耐高温,后期耐寒、耐储运的品种。选好后的品种要经过技术处理,可用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用清水洗净后用55 ℃温水浸种10 min。期间要不断搅拌,并随时补给温水保持55 ℃水温。浸过的种子再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或专用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病虫害的侵染。包衣后的种子晾干后进行24 h催芽备播。

  加强苗期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虫的能力。揭膜后的次日,喷施百菌清或普力克等杀菌剂1次。幼苗3叶1心时,喷施多菌灵+吡虫啉药液1次。移栽的前一天喷施恶霉灵+蚜虱净+美洲星作送嫁肥。幼苗期土壤湿度宜偏大。当干旱时可用喷壶进行喷水,忌大水漫灌,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整个苗期切忌过干过湿。移栽前浇透水1次。

  合理配置植株。病虫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在田间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受群体结构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棚内小气候。当密度过大时,农田小气候的光照不足,光合速率下降,又由于遮荫,相对湿度提高,致使植株徒长,茎叶柔嫩,生长不良,给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利于病菌的侵染和虫害发生。通过合理密植、定苗和间苗,去除病老枝叶调整植株等手段,给秧苗创造一个合理的空间,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和植株的生长。

  在每次收获后或种植前,要及时清理田园,将植株的残体、烂叶、杂草、薄膜以及各种废弃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促进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生产过程中,当发现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病叶时,应立即拔除或摘除,防止传染其他健康植株。也可用药喷施中心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对病害进行封锁控制,避免整个棚室内用药,以免空气湿度过大,又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1]。当有杂草时,及时进行机械或人工除草,控制草害发生,减少病虫害的传染途径。

  大棚保护地种植蔬菜,多年连作,同一种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相同而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破坏了土壤养分的平衡,使土壤肥力下降和一些元素的缺失或过剩。又由于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的影响,致使土壤理性性状恶化,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度发生变化,微生物区系也发生不利的变化,从而导致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如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可通过简易化高温闷棚和石灰氮闷棚处理等技术手段来改良优化土壤,通过药液喷施或药剂撒施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根据蔬菜的需肥规律,以增施腐熟无公害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做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保持全面养分的供给,促进生态保护,创造良好生长发育环境;利用夏熟菜结束后的空段,进行大水漫灌或雨天淋水降低土壤碱化程度;合理利用化肥品种,禁用含氯的品种。区分不同蔬菜需肥时期不同,做到适施、少施和勤施。不同肥料品种施肥方法不一样,如复合肥要深施可提高利用率;挥发性强的肥料使用后要及时覆盖,以防止造成氨的挥发;施用速效氮肥时要及时浇水。

  推广应用蔬菜高垄栽培、宽畦高垄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防倒伏高产栽培技术,改大水漫灌为地下滴灌;通过改变棚型增强光照栽培技术,对蔓性蔬菜采用吊蔓或支架栽培,增强通风透光;栽植改用宽行定植,带药定植;改变传统随意施药施肥的习惯,施肥量要根据作物不同需肥期做到应施适施。积极推广使用生态农药、生物肥料,在早春和越冬栽培增施CO2肥来增强作物的抗病和抗逆力。全面使用防滴膜。加速推进粘虫板、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大棚升温剂、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剂和作物生长调节剂等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普及。

  保护地栽培是逆着季节生产的一种形式,栽培过程中要切记对温度的调节,只有如此才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苗期要预防高温烧苗和冻害死苗,作物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缓苗。结果期,要通过揭膜盖膜来提高昼夜温差。秋延蔬菜后期可采用大棚+小拱棚+草毡覆盖和堆放发酵秸秆等手段保温防寒,以延长蔬菜上市时间。春季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则可提早上市。

  8.1.2 诱杀与驱避。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线、颜色、气味、温度、射线等)会表现出一定的趋性或避性反应,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诱杀。一是灯光诱杀。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就已成功应用,如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300多种害虫,而且被诱杀的大多是害虫的成虫,对降低害虫密度有很好的效果。频振杀虫灯,具有选择杀虫性,既可诱杀害虫,又能保护天敌,应大力推广。二是潜所诱杀。有些害虫有选择特定条件潜伏的习性。利用这一习性,人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诱杀[5]。这方面我国各地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推广应用。如棉铃虫、黏虫的成虫有在杨树枝上潜伏的习性,可以在一定面积上放置一些杨树枝把,诱其潜伏,集中捕杀,这在生产上应用较为成功。三是食饵诱杀或毒杀。用害虫特别喜欢食用的材料做成诱饵,引其集中取食而消灭之。如用炒过的麦麸拌农药诱杀蝼蛄蟋蟀等。四是色板诱杀。在棚室内放置一些涂上黏液或蜜液的黄板诱蚜,使蚜虫、粉虱类害虫粘到黄板上。放置高度以略高于作物0.5 m左右为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一是能够提高生产者经济效益,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促进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三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已把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为蔬菜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发展无公害蔬菜是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

  所谓无公害蔬菜就是指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无公害蔬菜也叫洁净卫生蔬菜。具体地讲,就是在蔬菜栽培过程中,以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减少或不用高残留农药,配以微生物农药、天敌和寄生性昆虫进行病虫害防治,使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在外观上要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茎叶或果实要鲜嫩,无异味,无黄叶、老叶,无病斑、虫斑,风味纯正。

  3、培育壮苗。育苗床土应做到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床土应富含有机质,营养齐全,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对床土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消毒。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温汤浸种,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以控制种传病害,促使苗齐、苗全、苗壮。冬春季育苗可选用电热温床育苗,苗期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培育壮苗。

  (1)基肥、追肥。①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②有机肥、矿质磷肥、草木灰全数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③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2)追肥按“保头攻中控尾”进行。①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为主的薄肥;蔬菜生长初期以追肥为主,注意氮磷钾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②各类蔬菜施肥重点。Ⅰ、根菜类、葱蒜类、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膨大期为施肥重点。Ⅱ、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为施肥重点。Ⅲ、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同后为施肥重点。(3)注意事项。①看天追肥:温度较高、南风天多追肥,低温、刮北风要少追肥或不追肥。②追肥应与人工浇灌、中耕培土等作业相结合,同时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治原则: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用药时间应在幼虫3龄前、甘蓝包心前。用90%敌百虫原粉1000倍液、5%农梦特乳油2000-3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l000~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5000~7000倍液、50%辛敌乳油2000~3000倍液、25%桑立1号乳油1000~1500倍液、30%杀虫王乳油1000倍液、25%博杀敌4000~7000倍液。在蜡质较多的甘蓝类上使用时应按水量的0.2%加入洗衣粉。增加粘着性,以提高药效。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