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天辰注册-平台黑钱吗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4-24 19:03    文字:【】【】【
摘要:天辰注册-平台黑钱吗首页 农化学习手册 一、土壤篇 1、南方主要土壤类型与施肥特点 2、土壤养分的类型及与施肥的关系 3、土壤养分状况 4、土壤条件与合理施肥 二、植物营养篇 1、

  天辰注册-平台黑钱吗首页农化学习手册 一、土壤篇 1、南方主要土壤类型与施肥特点 2、土壤养分的类型及与施肥的关系 3、土壤养分状况 4、土壤条件与合理施肥 二、植物营养篇 1、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素症状 2、有益元素的作用 3、施肥基本原理 三、肥料篇 1、肥料定义与分类 2、复合肥造粒工艺及特点 3、新型肥料技术 四、施肥篇 1、几大类作物的营养特性 2、施肥量的确定 3、施肥方法 4、肥害及其预防 一、土壤篇 1、南方主要土壤类型与施肥特点 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来分,南方土壤主要有: (1)、砖红壤 分布: 我国的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广东省雷州半岛、钦州湾北岸、云南和台湾南部,大致水平分布于北纬22度以南地区的低山、丘陵缓坡地上。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大量富集,磷容易被固定。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③土质粘重,肥力差,氮、磷、钾养分和有机质都很低,需要大量增施有机肥来改良土壤。 ④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钙、镁积存少,分布于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氮、钾含量属中等水平大部分磷以闭蓄态存在于土壤中,速效磷,是典型的缺磷土壤之一以、、三省分布较多水稻土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人为的周期性水旱交替的耕作管理条件下,经历物质的氧化还原,有机质的分解、积累和矿物质的淋溶与淀积等过程而形成 特点: ①长期的水旱交替条件导致水稻土中的磷、硅等元素容易被铁的氧化物固定而失效,钾素也容易被铁置换淋失 ②水稻土长期处于淹水的还原状态,通气不良,铁含量不足时硫素容易被还原成HS-,引起水稻根系中毒发黑,因此不宜长期大量的施用含硫化肥 ③长期种植水稻后,酸性和碱性水稻土都趋向中性变化 从质地上分,一般可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三大类。 (1)砂土 砂土较疏松,易耕作,通气透水性强,养分转化供应快,但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少,且容易流失,因此肥效常表现为猛而不稳,前劲大而后劲不足;含水量低,热容量较小,易增温也易降温。 (2)粘土 粘土养分较丰富,保水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排水困难,透气不良,易受渍害和积累还原性有毒物质,有机质分解慢,不易释放有效养分;供肥慢,施肥后肥效慢,肥效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生根也难。因土壤的缓冲容量大,保肥性能强,一次多施不至于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但氮肥不能过多施用,以免后期因肥效过分发挥,使作物贪青晚熟。磷、钾容易被固定而失效,因此磷肥和钾肥应尽量靠近作物根系,并且及时浇水,以水调肥,提高肥效。 (3)壤土 ?壤土的性质则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其耕性和肥力较好。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之间的矛盾不那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 2、土壤养分的类型及与施肥的关系 土壤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按其溶解的难易程度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成五种类型: (1)水溶性养分 指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各种养分,作物是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对作物是高度有效的。 (2)交换性养分 指土壤复合胶体上吸附的各种养分,它们是水溶性养分补给的来源,作物通过根系离子交换吸收。 (3)缓效性养分 指土壤矿物中较易分解释放出来的养分,是有效养分的贮备。 (4)难溶性养分 指土壤矿物中难以分解,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但这种养分土壤中的含量很高,是作物养分的贮备和来源。 (5)有机养分 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必须经微生物分解之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吸收土壤中有效养分,待微生物死亡分解之后,这些养分很快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各种农业措施,如改善土壤温度、水分、通气、酸碱度,可以加速土壤难溶性养分向速效易溶方向转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施肥量,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 3、土壤养分状况 氮:华南地区土壤全氮含量有较大的变幅,一般为0.04%~0.18%。在条件基本相近的情况下,水田的含氮量往往高于旱地土壤。绝大部分土壤施用氮肥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磷:土壤中大部分磷都是无机状态(50%~70%),只有30%~50%是以有机磷形态存在的。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以磷酸钙盐为主,酸性土壤中无机磷以磷酸铝和磷酸铁占优势,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被氧化铁胶膜包裹起来的磷酸铁铝,称为闭蓄态磷,无法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我国土壤的全磷含量大体上从南向北、从东到西有增加的趋势。如东北地区的黑土、白浆土全磷含量一般为0.06%~0.15%,而我国南方的红壤和砖红壤全磷含量一般为0.01%~0.03%。但土壤全磷含量的高低,通常不能直接表明土壤供应磷素能力的高低,它只能反映磷素的潜在供应水平,土壤中的各种含磷化合物对当季作物是否产生有效作用要看它们在土壤中的形态和迁移转化。在土壤全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对当季作物有效的,称为土壤有效性磷。 近年来,原来缺磷的地区,由于长期施磷,磷肥效果下降,这主要是指华中、华南某些缺磷水稻土。在华中华南中高产水稻土上,随着有机肥的施入,磷已可满足作物需要,而大面积的酸性旱地土壤以及部分低产水田,缺磷仍然是相当严重的。 钾:土壤中钾全部以无机形态存在,而且其数量远远高于氮磷。我国土壤的全钾含量也大体上是南方较低,北方较高。南方的砖红壤,土壤全钾含量平均只有0.4%左右,华中、华东的红壤则平均为0.9%,而我国北方地区土壤全钾量一般都在1.7%左右。因此,缺钾主要在南方,但北方也已开始出现缺钾现象。 微量元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部分是以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无机盐形态存在。在土壤溶液中可有一部分微量元素以有机络合态存在。通常把水溶液或交换态的微量元素看作是对作物有效的。土壤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土壤本身含量过低,另一种原因是含量并不低,甚至很高但是由于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造成有效性降低而供应不足。在前一种条件下,需要靠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后一种情况下,有时只需改变土壤条件,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就可增加供应水平。 4、土壤条件与合理施肥 (1)土壤养分含量 由于成土条件及耕作措施复杂多样,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很大。据统计,我国耕地约有1/3缺乏有机质,普遍缺氮、缺磷耕地面积占67%,缺钾面积达467万公顷,另外还有许多耕地缺乏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应根据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有针对性的施肥,做到因缺补缺,平衡施肥。 (2)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 保肥性即土壤吸持、保存植物养分的能力;供肥性则指土壤向植物提供有效养分的能力。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对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土壤的保肥性差,施到土壤中的肥料就容易被淋失,造成生长后期脱肥。土壤的供肥性好是指土壤的供肥速度适中。若供肥太快太猛,也会造成土壤养分因来不及被植物吸收而流失,相反,如果土壤的供肥速度太慢,则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应注意补充速效肥料。因此,一般要求土壤既有较强的保肥能力,又有较强的供肥能力。 (3)土壤酸碱性与土壤养分有效性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溶解和沉淀作用,进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大多数养分在pH时有效性最高。就磷来讲,如土壤pH5时,土壤中活性铁、铝较多,常与磷肥中水溶性磷酸盐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铁、磷酸铝盐类,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而pH7时,水溶性磷酸盐易与土壤中游离的钙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盐,使其有效性大大降低。又如,在石灰性土壤pH 75的条件下,由于铁形成了氢氧化铁沉淀,使作物因铁的有效性降低而出现缺铁。在强酸性土壤中,由于游离铁的数量很高而常使作物受害。总之,土壤的pH值不同,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也就会产生差异。最终会反映在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上。因此,了解土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对指导施肥很有帮助。 土壤通气性除对作物种子发和根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外,还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养分的转化产生影响。土壤通气性还会影响。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如氮、硫、铁、锰、磷等,在土壤通气性良好时呈氧化态,而在通气不良时则呈还原态土壤空气中缺氧时,释放的速效养分有限,硝化细菌不能活动,还可能引发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此外,通气不良会产生过多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等,对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还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均匀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可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这是缺氮症状的显著特点。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作物徒长,贪青晚熟。另外,氮素过多时植株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秆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造成倒伏和发生病虫害。 ②磷 磷主要以HPO42-或H2PO4-的形式被植物吸收。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根、茎的生长点较多,嫩叶比老叶多,果实、种子中也较丰富。 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及许多辅酶的主要成分,磷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由于磷参与多种代谢过程,而且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很高,因此施磷对分蘖、分枝、根系生长以及开花结果都有良好作用。由于磷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对种子、块根、块茎的生长有利,故马铃薯、甘薯和禾谷类作物施磷后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发育不良,落花落果。缺磷时,蛋白质合成下降,糖的运输受阻,从而使营养器官中糖的含量相对提高,这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故缺磷时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叶片暗淡无光泽。磷在体内易于移动,也能重复利用,缺磷时老叶中的磷能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去。因此,缺磷的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并逐渐向上发展。 磷肥过多时,叶上会出现小焦斑,是磷酸钙沉淀所致。磷过多还会阻碍植物对硅的吸收,易招致水稻感病。水溶性磷酸盐还可与土壤中的锌结合,减少锌的有效性,故磷过多易引起缺锌病。 ③钾 钾在土壤中以KCl、K2O4等盐类形式存在,在水中解离成K+而被根系吸收。钾在细胞内可作为多种酶的活化剂,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钾能促进蛋白质、糖类的合成并将其运输到贮藏器官中,担任搬运工的角色。因此钾对壮杆、长果及地下块根块茎的膨大有显著的作用。充足的钾素还可以提高作物产品蛋白质和糖分的含量,增加果实的色泽和香味,提高作物品质。此外,钾肥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病虫、抗倒伏等能力。 缺钾时,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焦枯,并逐渐向叶脉间组织扩散,最后呈灼烧状枯死。果实、块根块茎膨大慢,品质差,籽粒不饱满,瘪粒多;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 (2)中量元素 ①钙 钙在植物体内主要分布在老叶或其它老的组织中。钙是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分裂,促进根系生长和根毛形成,增加养分和水分吸收,还可提高保护组织功能和作物产品的耐贮性,对提高植物抗病性有一定作用。 缺钙初期顶芽、幼叶呈淡绿色,继而叶尖出现卷曲畸形,随后坏死。钙是难移动、不易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症状首先表现在上部幼茎幼叶上,如大白菜缺钙时心叶呈褐色。 ②镁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对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镁又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的的合成与代谢。 缺镁最明显的症状是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即脉间失绿,而且首先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出现,逐步往上发展。严重缺镁时可引起叶片的早衰与脱落。 ③硫 硫主要以SO2-4形式被植物吸收。硫是蛋白质和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脂肪和氮的代谢、淀粉合成及都可作物的固氮作用等。 硫不易移动,缺乏时一般在幼叶表现失绿黄化症状,且新叶均衡失绿,呈黄白色并易脱落;蛋白质合成受阻,籽粒中蛋白含量低。 (3)微量元素 包括铁、锰、锌、铜、硼、钼、氯和镍。它们在植物体内含量虽然只有万分之几以下,含量较低,但对植物的作用很大。 ①铁 铁主要以Fe2+及其螯合物的形态被吸收。铁是多种酶的组分和活化剂,是合成叶绿素分子所必须的元素;参与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影响呼吸作用和ATP的形成,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 铁是不易移动、不易重复利用的元素,因而缺铁症状先从顶端幼叶开始出现。最明显的症状是幼芽幼叶缺绿发黄,甚至变为黄白色,而下部叶片仍为绿色。酸性土壤中含铁较多,一般情况下植物不缺铁。但在碱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中,铁易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而使植物缺铁。 ②锰 锰主要以Mn2+形式被植物吸收。锰是形成叶绿素和维持叶绿素正常结构的必需元素。锰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关系。锰还是硝酸还原的辅助因素,缺锰时硝态氮就不能还原成铵,植物也就不能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 缺锰时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幼叶叶脉间失绿褪色,但叶脉仍保持绿色,此为缺锰与缺铁的区别。碱性土或石灰土中锰的有效性低,易出现缺锰;酸性土壤中锰的有效性高,很少发现缺锰,反而存在锰浓度过高引起老叶失绿并有棕色斑点的中毒症状。 ③锌 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重要酶类的组分和活化剂,并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还参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此外锌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受精作用的进行,提高植物的抗病、抗寒、抗旱能力。 缺锌时植物时不能合成生长素,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出现通常所说的“小叶病”、“簇叶病”及“丛枝病”,植株矮小,节间短;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棕褐色的坏死斑点,玉米缺锌发生“白苗病”。 ④铜 铜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多种酶的组分上,对呼吸、光合等有重要作用,并参与氮的代谢,影响花器官的发育。 植物缺铜时,叶片生长缓慢,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呈凋萎干枯状,最后死亡脱落。 ⑤硼 硼参与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过程,与作物体内生长素合成或利用有关,可促进根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促进花粉萌发,刺激花粉管伸长,对植物授精有重要作用,利于提高坐果率。 缺硼时根尖、茎尖的生长点停止生长,侧根侧芽大量发生,其后侧根侧芽的生长点又死亡,而形成簇生状。缺硼导致花器官发育不良,花粉活力差,受精不良,容易出现“蕾而不花”、“花而不实”、落花落果等现象。 ⑥钼 钼以钼酸盐(Mo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当吸收的钼酸盐较多时,可与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结合而被贮存。 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促进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也是固氮酶的成分,促进生物固氮作用;影响体内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 缺钼时叶较小,叶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且叶边缘焦枯,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花椰菜、烟草出现“鞭尾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固氮能力低。 ⑦氯 氯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叶和根细胞的分裂也需要的参与,还与离子一起参与调节气孔开闭缺氯时叶片萎蔫失绿坏死同时根系生长受阻、变粗,根尖变为棒状。 (如椰子树、鱼尾葵等)偏好氯离子,缺氯时叶片常出现失绿黄斑。施用过多含氯化肥容易引起氯的毒害,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不利于糖分的积累。 ⑧镍 镍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镍是脲酶的金属辅基,催化植物体内形成的尿素的分解,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意义,对豆科植物和葫芦科植物尤然。 植物对镍的需求量很小。缺镍时叶片脲酶活性下降,叶尖积累较多的尿素,使叶片异常甚至坏死,还会使种子活力下降,严重影响种子萌发。 2、有益元素的作用 除了必需营养元素外,还有些元素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但不是必需的元素,或者只对某些植物种类或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必需的元素,通常被称为有益元素。例如钠(Na)、硅(Si)、钴(Co)、钒(V)、硒(Se)、铝(Al)、碘(I)、铬(Cr)、砷(As)、铈(Ce)等。 有益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a、为某些植物类群中的特定生物反应所必需。如钴为豆科作物根瘤固氮所必需; b、某些植物生长在该元素过剩的环境中,经长期进化逐渐变成需要该元素。如水稻对硅,甜菜对钠。 植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要求十分严格,缺少时影响生长,稍微过量则有毒害作用。一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含量很低,适宜的范围也很窄。 (1)硅 硅在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甘蔗)中的含量较高,而在其他作物种类中含量较少。 硅的有益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参与细胞壁的组成。硅与植物体内果胶酸等物质形成稳定性强、溶解度低的硅酸复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中,增强各种组织的机械强度与稳固性。通过这种机制,硅有助于提高植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有助于叶片直立、使植株保持好的受光姿态,间接增加群体光合作用;在叶片中硅化物沉淀在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能减少植物的蒸腾,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有助于水稻等植物抵抗盐害、铁毒、锰毒的能力。 (2)钠 植物对钠的反应不同,可分为喜钠植物和厌钠植物两类,多数作物在钠过多时出现毒害现象。典型的喜钠植物有甜菜、滨藜等,其体内的含钠量显著高于钾,在高盐浓度下生长茂盛。 Na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渗透压,在高盐条件下,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此时,植物叶片面积、厚度、单位叶面积储水量和肉质性都有所增加,呈现出多汁性。某些植物在供钾不足时,钠可有限度地替代钾的功能,如糖用甜菜,食用甜菜、萝卜、芜菁等。 (3)钴钴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豆科植物根瘤固氮。钴硒 (5)铝 铝的生理功能包括: 南方土壤酸性较强,含铝丰富,经常出现过量的铝对植物产生毒害,主要表现为抑制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根伸长受抑制,典型症状是根尖弯曲。过量的铝还会固定磷,降低磷的吸收利用率,抑制植物对钙、镁的吸收。 3、施肥基本原理 (1)矿质营养学说 植物究竟需要什么作为其营养的问题困惑了人们很长的时间。1840年德国的李比希(Liebig)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指出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否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 a、养分要归还,不是取走的都归还,不缺的可不归还。 b、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特点、养分归还率高低而归还,重点归还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的,作物需要量大而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低、归还率低的养分。 c、归还的数量,不是取多少归还多少,而是归还多于取走。因为肥料利用率低,地力要提高。 主要蔬菜所摄取的养分量(公斤/亩) 作物种类 产量(公斤/亩) 氮N 磷P2O5 钾K2O 西红柿 4000 18 4 20 辣 椒 3000 16 4 22 黄 瓜 3000 12 3 17 茄 子 2000 9 2 7 大 蒜 1500 7 2 6 (3)最小养分律 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元素,植物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该元素含量的增减而增减。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产量。最小养分律被称为施肥的“木桶原理”。 要点: a、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说相对含量最小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b、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土壤、作物生长期等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c、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的其它养分,不但难以提高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 d、施肥要有针对性,应优先解决限制因子,补充最小养分,但还应考虑土壤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其他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 (4) 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从施肥的年度分析,即开始施肥时产量递增,当增产到一定限度后,便开始递减,施用相同数量的肥料,所得报酬逐年减少,形成一个抛物线。另一方面是从单位肥料能形成的产量分析,每一单位肥料所得报酬,随着施肥量的递增报酬递减 (5)综合因子作用律 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光、水、肥、气、热、土壤、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施肥只是综合因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项技术措施,肥效的发挥有赖于其他因子的配合,所以施肥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配合。例如水能控肥,施肥与灌溉的配合就很重要。生育对某种养分的数量虽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的影响极其明显,并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补充,这一时期就叫营养临界期。同一种作物,对不同种类的养分来说,其临界期也不完全相同。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都在幼苗期。作物幼苗期根系还很弱小,吸收能力差。磷对促迸根系发育有明显的作用,苗期需磷迫切是的需要。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作物需要的养分,其特点是吸收速度最快,绝对数量最多,这时肥料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叫做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但是,各种营养元素的最大效率期是不一致的,如甘薯生长初期,氮素营养效果较好,而块根膨大时,则磷、钾营养的效果较好。农业生产上,根据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的特点,常采取适时追肥的方式,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最大需要,促进增产。所以,在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追肥可获得最佳施肥效果。 中量元素肥料(镁肥、钙肥、硫肥等) 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锌肥、铁肥、钼肥等) 复混肥料(可分为二元肥料、三元肥料、多元肥料) (1)单质肥主要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a、氮肥 按其成分,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三大类。 铵态氮肥主要品种有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碳酸氢铵等。 土壤胶体对铵态氮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施入土壤后移动性小,淋失损失较少,但铵态氮肥在碱性或高温环境下易挥发成氨气造成损失。铵态氮在土壤中容易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硝态氮。 硝态氮易溶于水,易于移动,肥效快,但不能被土壤吸附,容易随水流失。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易发生反硝化作用转变成气体,所以在水田和雨量大的地区不宜过多施用。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和硝酸钙等。 酰胺态氮肥即尿素,不能被作物直接大量吸收,但尿素可以在土壤脲酶的作用下迅速转化成铵态氮,之后还可以被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尿素适应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施用时应深施覆土,以减少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时期上应适当提前几天,使其有一分解转化过程。 b、磷肥 我国常用的磷肥品种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铵等。 过磷酸钙、磷铵属于水溶性磷肥,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钙镁磷肥呈碱性,属于枸溶性(弱酸溶性)磷肥,宜施于酸性土壤和吸收磷能力强的作物上。 多数作物的幼苗期对磷比较敏感,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故磷肥应在底肥或苗期施用。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淀粉类作物,以及瓜类、果树等,施用磷肥都较好的效果,提高产量,改良品质。 由于土壤对磷的固定比较严重,一般来说磷肥的施用以深施、集中施、分层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较好,如果是用于培肥土壤,可以撒施。 c、钾肥 常用的化学钾肥主要由氯化钾、硫酸钾和草木灰。 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钾被吸收,剩下氯离子。氯离子和土壤中的氢结合生成盐酸,长期施用将导致土壤酸化,因此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有机肥、石灰或土壤调理剂,以便中和酸性。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 硫酸钾水溶性比氯化钾小,也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适用于耐氯力较弱及对品质要求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基肥、追肥均可。 (2)在复混肥中,有几个概念需要厘清。 复混肥: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复合肥: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 掺混肥: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BB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的复混肥料。 其关系如下: 复混肥中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为:标明有效成分种类和百分含量,用N—P2O5—K2O表示。如17—8—21表示该复混肥中含氮(N)17%、含磷(P2O5)8%、含钾(K2O)21%。 根据复混肥料中养分浓度的不同,可分为: 高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含量﹥40% 中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含量30%~39% 低浓度复混肥料:总养分含量﹤29% 2、复混肥料的造粒工艺及产品特性 (1) 掺混法(机械或手工) 生产工艺: 将颗粒大小接近的两种或三种原料(含N、P、K)掺混在一起,形成二元或三元掺混肥。 优点: 配方灵活、掺混方便 缺点: 可掺混在一起的原料有讲究,有些原料相互混在一起容易引起吸潮、结块、反应结板失效等情况;尽量在掺混之前咨询相关农技人员。 (2)滚筒造粒、圆盘造粒 生产工艺: N\P\K原料、填充料、水份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提升至一定高度→进入旋转的圆盘或滚筒→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颗粒→过筛(不符合要求的颗粒返料)→风干或烘干→过磅包装 优点: 生产原料易找、生产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溶解慢、肥效相对持久。 缺点: 一般只能生产中低浓度产品,填充料多,溶解性差,养分释放缓慢,易结块,不耐储存。 (3)喷浆造粒 生产工艺: 通过混合或化合作用形成的颗粒状的生产原料(或滚筒造粒生成的颗粒状复合肥料),在经过选装的滚筒的时候,表面喷涂高浓度、高纯度的N\P\K原料料浆(液态),同时快速烘干或风干,形成外观较规则、光滑、均匀的复合肥颗粒 优点: 结构稳定、颗粒均匀、可生产高浓度复合肥,溶解性良好、填充料较少,速效、长效功能都可以实现 缺点: 对生产原料要求较高,生产工艺控制系数繁多,操作技术要求高,不适合小型企业,只适合大中型化工企业生产? (4)氨化造粒(喷浆造粒的延伸) 生产工艺: 与喷浆造粒较近似,是喷浆造粒的改良,主要特点是喷出的料浆是以液氨为主要原料 产品优点: 结构稳定、溶解性好;可生产肥料浓度高、可生产的配比也易灵活变化 缺点: 氮素易挥发、久置易结块,宜尽快施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高塔造粒 生产工艺: 通过加热、溶解将原料形成料浆(或本身为液态的原料)按比例混合→提升到一定高度→从高压喷头喷洒出来→在下降过程中冷却定型即形成产品颗粒 产品优点: 纯度高、含量高、浓度高;溶解性好、速效性强 缺点: 生产成本高;原料贵、生产设备贵、生产技术参数复杂难掌控;产品长效性差,往往后劲不足 3、新型肥料技术 新型肥料已朝着高效化、复合化、长效化、多元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各种新型肥料的概念混乱,标准不完善,市场中概念炒作现象严重。目前业界对控释肥料、缓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比较认可的定义如下: 控释肥料——指采用聚合物包膜,可定量控制养分释放数量和释放期,使养分供应与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吻合的包膜肥料。 缓释肥料——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着时间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 稳定性肥料——加入了脲酶抑制剂或(和)硝化抑制剂,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缓尿素的水解和对铵态氮的硝化作用,从而达到肥料氮素缓慢释放和减少损失的一类肥料。 我国控释肥的包膜技术尚不够成熟,很难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来控制养分的释放,达不到良好的控释效果。从这一点上讲,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通过一定的技术使养分缓慢释放的肥料都可称为缓释肥料,脲甲醛、多肽、双酶、包衣氮肥等都属于缓释肥。总的来讲,控释肥、缓释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延长肥效、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从所采用的长效技术来分,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包膜技术 即控释肥,指通过一些手段在肥料颗粒表面喷涂一层或几层惰性物质,形成致密的低渗透性膜,能控制水进入肥料核心以及养分向外部扩散的速度,进而延缓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 国内生产包膜控释肥的厂家主要有金正大、施可丰、乐喜施等。 控释肥可延缓养分释放速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降低高浓度离子产生的肥害。但由于所用包膜材料或生产工艺复杂,致使包膜肥料价格一般高于常规肥料的3~8倍一些低价位的控释肥料由于在材料或生产工艺上不成熟,其养分释放速率与需求不吻合而导致供需矛盾,使得控释效果不稳定包膜材料在土壤中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脲甲醛是由尿素与甲醛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脲甲醛。脲甲醛肥料施入土壤后,逐渐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的氮素。脲甲醛生产中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控制在某一程度,所以脲醛肥料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脲甲醛、脲乙醛、脲丁醛等一系列链长不同的甲基尿素混合而成,反应程度越大、链长越长,微生物对这些化合物的分解就越慢、越困难,养分的释放也就越慢,可能不能及时给作物提供养分,甚至有一部分氮素直到作物收获后都还没有分解出来。所以,脲甲醛肥料的质量、肥效长短受生产工艺的影响很大,而目前国内的工艺还不能完全控制。此外,脲甲醛分解后生成甲醛,在甲醛未挥发或分解之前,对作物和微生物均有副作用。 国内如青岛住商、西洋、鲁西、福利龙等厂家均有生产脲甲醛复合肥。 (3)添加养分吸附剂 即在复合肥生产中添加入天然的矿物材料——凹凸棒,能够牢牢黏结、吸附养分,施用到土壤中之后养分不容易挥发和淋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采用这一技术生产的复合肥市场上称为“控失肥”。 吸附剂在控失型肥料中占的比例较高(8%~10%),降低了肥料总养分含量,还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控失肥料还没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规模化的生产工艺也不够成熟。 (4)添加养分释放抑制剂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在土壤脲酶、硝化细菌的作用下逐步转化成铵态氮和硝态氮供作物吸收。如在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则可控制肥料中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达到肥料长效的效果。 常用的脲酶抑制剂有丁基硫代磷酰三胺( NBPT) 、苯基磷酰二胺( PPD) 、氢醌(对苯二酚,HQ )等。 主要硝化抑制剂有硫脲、西吡(Nitrapyrin)、双氰胺(DCD)、DMPP等。 雅拉N3、施可丰稳定长效肥、磁动力、核武一号、恩泰克、诺泰克等产品均是采用了添加养分释放抑制剂的长效技术。此类肥料被称为稳定性肥料。 (5)添加金属/非金属蛋白酶 添加有聚天冬氨酸(PASP)的尿素称为多肽尿素。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属于一种金属蛋白酶,它可以将养分离子络合、富集起来,减少养分的流失,同时强化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 解磷菌类肥料(可将被土壤固定的磷素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 解钾菌类肥料(硅酸盐细菌,可将土壤中固定的钾素释放出来) 抗生菌肥料(抗生菌可分泌抗生素,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减少作物病害)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加上微生物的活动,施入土壤后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可起到固氮、解磷解钾、抵抗作物病害、促进作物生长等功能。 决定一种生物肥料效果的优劣最重要的是其所含的微生物的菌种类型、数量及其生命活力等。 四、施肥篇 1、几大类作物的需肥特点 (1)大田作物 一般禾谷类作物(玉米、水稻、高粱)需氮、磷较多,对氮、磷的反应良好,所以在农肥或磷肥的基础上,在生育期内供给充分的氮肥是禾谷类作物增产施肥的关键。 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等,它们对养分的需要比禾谷类作物多,对磷、钾肥料的反应很敏感。在适施氮肥的基础上施用磷、钾能明显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有的根瘤菌,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氮,在施肥上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数量。 由于每年的复种指数高可食部分比例大,归还给土壤的养分相对比作物少,带走的养分多蔬菜养分需要量大。蔬菜的种类很多,大的分类有叶菜类(大白菜、菠菜、芹菜、香菜、韭菜等)、根菜类(萝卜、土豆、甘薯、大蒜、大姜等)、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等)、豆类(四季豆、豇豆、豌豆等)、瓜类(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等)这些蔬菜对养分的需求各异,但的特点。a、叶菜类蔬菜 叶菜类蔬菜可细分为白菜类、甘蓝类和绿叶菜类蔬菜。 白菜类蔬菜一般是靠增加叶片数量和叶面积来提高产量,因此供应充足氮素尤为重要。对于结球白菜,结球期间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实践证明,保证全生长期供应充足氮素是结球白菜丰收的关键。但是,氮素供应过多时,则组织含水量高、不利于贮存,而且易遭受病害。大白菜的养分吸收比例为0.5:1.7后期磷钾供应不足时,往往不易结球。甘蓝类蔬菜以叶球短缩的花苔、球茎和侧芽供人们食用,结球甘蓝开始结球前吸收氮磷钾较少,进入结球期后,由于生长量大增,养分的吸收量急速增加。这类蔬菜除了对氮磷钾的需要量高以外,通常需钙量也很高,是典型的喜钙作物,当土壤缺钙或是由于其它环境造成的生理性缺钙时,往往会出现叶缘干枯的症状,从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甘蓝对缺锌和缺铁也很敏感。 绿叶菜类的根系较浅,生长迅速,而且种植密度很大,因此对肥水条件的要求很高。它的营养特性是氮素充足时,叶片柔嫩多汁而少纤维;氮素不足时,则植株矮小而纤维多,叶面积小,色黄而粗糙,失去食用价值。绿叶菜类喜硝态氮对磷钾的吸收量高,缺钾时则反应敏感,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b、瓜类蔬菜 这类蔬菜包括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苦瓜等,生长特点是长藤与开花坐瓜并进。瓜类蔬菜根系主要分布于表土25公分内,10公分内最为密集,侧根横向集中于半径30公分内。喜湿但不耐涝,适宜保水能力强的土壤,需要经常灌溉。 瓜类蔬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喜肥但不耐肥,开花以前养分需求量较小,结瓜期养分需求很大。施肥要求是,既要保证茎叶根的扩展,又要满足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成熟的需要,使两者平衡生长。一般要多施基肥,生长前期需氮量较多,磷、钾的吸收相对较少;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对磷的需求量剧增,氮、磷、钾肥要配合使用。这类蔬菜前期养分供应充足,有利于叶面积增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营养生长,也有利于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但也要防止水、肥过多,使茎叶生长过旺,开花结果推迟。c、茄果类蔬菜 这类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辣椒和甜椒等。对土壤含氧量要求较高,通气性不好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苗期需肥量小,但要求营养全面,尤其是对氮磷较敏感,如果缺乏,就会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定植后到第一穗果坐住,需肥量有所增加,此后养分吸收量猛增。 茄果类蔬菜生长特点是边现蕾因此在生产上要注意调节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才能获得好收成。茄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供应充足的氮磷养分。氮磷不足时,不仅会导致花芽分化推迟,而且会影响花的发育。进入生殖生长后,对磷的需求剧增,应注意施磷肥,控制氮肥用量。番茄进入生育后期缺钾往往形成空心果和发生筋腐病,从而降低。d、豆类蔬菜 豆类蔬菜(如豆角、四季豆、豌豆等)的直根发达,都有不同形状的根瘤共生,有从空气中固氮的能力。因此豆类蔬菜对氮肥的施用要求比较小,而且能提高土壤肥力,对下茬作物有益。但除了毛豆、蚕豆对氮要求较低外,其它豆类特别是菜豆、豇豆,仍需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果树是多年生的植物,果树栽植后,在一个地方定位生长几十年,每年都要生长大量的枝干和果实,对土壤中的养分消耗很大。a、幼年果树的需肥特点:对氮、磷、钾肥料都需要,尤其对氮、磷肥需求较多,磷对根系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全年以施3-4次肥料为宜。 b成年结果树的需肥特点:需要养分的数量大,种类多。每年采收果实、修剪树枝,带走了大量的养分,平衡供肥是保持树体营养的关键。随着树龄的增长,不仅对大量元素需求比例有变化,而且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更迫切。全年对氮、钾需求数量多于磷,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数量和比例不同。萌芽、开花、新枝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幼果期到膨果期需要充足的氮钾。果实采收后是树体营养积累时期,积累营养的多少对来年萌芽开花影响较大。有明显的需肥高峰期。 5-月份是生长旺盛期,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根系生长需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F:施肥量(千克/亩); Y:目标产量(千克/亩); C: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千克); S:土壤供应养分量(千克/亩) ; N:所施肥料中的养分含量(%); E:肥料当季利用率 (%) 一般来讲,各地栽培技术比较成熟的农民在施肥技术上都已经掌握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施肥技术,农民摸索出的技术不一定是最优的,但一定是适合当地的。因此,在推荐施肥量时也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施肥习惯。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方法步骤来确定推荐施肥量: (1)调查当地农民用肥品种、施肥时间、施肥方法、施肥量; (2)把调查数据折算成养分总量(经验也很重要); (3)确定目标作物的产量水平; (4)计算目标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 (5)折算成所销售肥料产品的用量; (6)综合考虑具体的土壤、气候条件情况进行推荐。 3、施肥方法 按施肥时期来分,施肥的方法有:基肥、种肥和追肥。 基肥:也称底肥,是指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翻耕起垄施入土壤的肥料,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培肥和改良土壤,另一方面能供给植物整个生育期所需的养分,通常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部分化学肥料作基肥。 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它的作用主要是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种肥一般是腐熟的有机肥料或速效性化肥以及微生物制剂等,要选择对种子或幼苗腐蚀性和毒性较小的肥料作种肥。 追肥:播种或定植后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进一步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一般用速效性肥料作追肥。 施肥方法 施肥时间 目的作用 肥料情况 有效施法 基 肥 播种或定植前 培肥改良土壤,供给作物养分 占全量2/3,有机肥为主 结合深耕起垄施用,沟施或穴施、多种肥料混合 种 肥 播种或定植时 供给幼苗养分,改善苗床性状 少量,腐熟有机肥、速效性化肥、菌肥 拌种、蘸根、浸种、沟施或穴施 追 肥 生长发育期间 及时补充生长所需养分 适量,速效性化肥、腐熟有机肥 深施覆土、撒施结合灌水、随水浇施、根外追肥 按施肥的方式来分,有撒施、沟施、穴施、环状和放射状施肥、随水浇施、拌种和浸种、醮根、根外追肥等方法。 撒施:撒施是施用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方法,即把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用少量土把肥料盖住,也可在下雨过后地面比较湿润时直接撒在田里。凡是施肥量大的或种得比较密的作物,如水稻、甘蔗、蔬菜等封行后追肥以及根系分布广的作物都可采用撒施法。这种方法优点是:使肥料均匀分散土中,随处均有可以供给作物需要的养分。缺点是养分分散,肥料中的某些养分(例如磷)与土壤中矿物质结合成不易被吸收的化合物,使肥料效果降低,另方面因分散较广,有些肥作物不能完全吸收得到,造成浪费。 沟施:沿作物行列开浅沟,把肥料施入,盖土。这一方法优点是:肥料较撒施集中些,用量也少、分布面也窄、肥分损失少。缺点:肥料分布不均匀,土壤各部分肥瘦不一致,对于后期作物不能均匀的供给养分。故收获后一般要翻耕耙地,使之搅拌混合均匀。 穴施:栽种作物以前,或播种的时候,或在植株根部附近,挖一个小穴而施入肥料,后覆盖土壤。其特点是施肥集中,用肥量少,又可减少肥分的流失,果树、林木经常采用穴施法。但因施用时很难使每穴的用量一致,所以很可能造成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参差不齐。另外,因肥料集中,施肥穴盐分浓度很高,要强调足够的施用距离,最好能离根部15厘米以上。 环状和放射状施肥:环状施肥常用于果园和林木施肥,是在树冠滴水线上,挖一环状沟,施肥后覆土。来年再施肥时可在第一年施肥沟的外侧再挖沟施肥,以逐年扩大施肥范围。也可采用半环状施肥,第二年再在另一边半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是在距树木一定距离处,以树干为中心,向树冠外围挖4~8条放射状直沟,沟长与树冠相齐,肥料施在沟内,来年再交错位置挖沟施肥。 随水浇施:在浇水灌溉时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而施入土壤的方法,也叫冲施。现在越来越多具备管道灌溉条件的地方都通过滴灌、喷灌等方法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由于肥料溶解在水中,移动快、吸收快,因此见效快,多用于追肥。但若浇灌量太大太猛,肥料也容易随水流走造成浪费。另外也要注意兑水的浓度,肥水浓度过高容易引起烧根烧叶。浓度要根据肥料种类、作物种类、生育期、土壤水分、天气状况等因素来决定,一般1斤肥料兑100斤水以上是比较安全的,比较耐肥的作物100斤水最高也不能超过1.5~2斤肥。每亩一次用肥量在5~10公斤,一般不超过15公斤。 根外追肥:即喷施叶面肥。把肥料溶于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使养分通过叶子上的气孔被作物吸收利用。叶片背面的气孔比正面多很多,所以叶面肥喷在叶背的效果最好。叶面肥吸收利用快,效果好,可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退化,肥料利用率比土壤施用高,省肥。但叶面肥喷施的浓度不能过高,因此每次能给作物供应的养分数量有限,作用时间短、肥效短,因此它只能是土壤施肥的一种辅助性追肥措施。喷施叶面肥是给作物补充需求量少且容易被土壤固定失效的中微量元素的最佳方法。另外,在生育后期或干旱、涝害、病虫害等情况下,根系活力衰退、吸收能力下降,这时可通过喷施叶面肥来应急补充。 4、肥害及其预防 作物肥害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土壤水分条件、施肥的种类、及方式有关,因作物种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等条件而异。小面积的肥害发生常与施肥不当有关,大面积连片发生的肥害通常是因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作物忍受能力或者特殊的气候条件而导致。施肥不当 a、过多过量或过于集中施肥,会导致烧苗、枝叶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萎蔫,重者整个植株死亡。肥害过程中可出现其中一种症状,也可能出现几种症状。如:过量施用尿素、硝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等速效化肥,造成灼烧树根;施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施用过于集中或未经腐熟,因其分解发热并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造成对作物种子或根系的毒害,易造成烧根;施肥过量,或土壤过旱,施肥后引起土壤局部浓度过高,导致作物失水并呈萎蔫状态。追施量过大,根外追肥浓度过高,使叶片焦灼,追肥距根系太近易使作物产生肥害。 b、长期大量施用某种肥料导致作物营养失衡。如氮肥施用过多,还会造成植物硝酸积累,叶片变黄。硝态氮肥施用过多,易引起作物失绿缺钼。长期施肥品种不当,加深了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因土壤溶液过高的酸、碱性而伤害作物根系。 有毒有害物质超出忍受范围 一是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产品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肥料或假肥;二是这类肥料虽然符合产品标准,但其中含有已知或者未知有毒有害物质超出农作物忍受能力所造成的危害。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a、氯离子。对忌氯的烟叶、茶叶、柑桔、葡萄、西瓜、马铃薯、甘薯、番茄等农作物使用了这类肥料,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含氯化肥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增大土壤中活性铝、铁的溶解度,加重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b缩二脲。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高温时间持续过长,可能会产生缩二脲,而缩二脲则会导致农作物烧苗、烧根。 c游离酸。游离酸超标的产品可以伤害植物种子和幼苗,游离酸含量高腐蚀性强。若含量高于5%,容易引起作物的根系中毒腐烂。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毒害物质除以上有毒有害物质外,还有肥料偏酸或偏碱,钠离子含量过高等都可能造成肥害。之外,养分严重不足的假肥所造成的减产也应该列入肥害范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有机肥在腐解过程中,和土壤颗粒形成无机有机胶体,能吸附较多的施入肥料的阳离子,使土壤溶液浓度不致升得过高,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肥害的发生。合理选用肥料品种 合理选用与作物相适应的养分及养分含量适当的肥料品种缺氮补氮、缺磷钾补磷钾,。颗粒肥,特别是以有机质为主的多元颗粒肥以及缓释肥,养分的释放有个转化过程,因而可以避免或减少肥害。同样是化肥,含氯化肥最易发生肥害,特别是氮肥,对于一般株产50公斤的桔树、梨树,每次株施尿素不超过100克,其他氮肥不超过250-300克,对于茶园每次尿素施用量不超过25公斤,对幼龄、病弱果树应提倡少量多次施用。 改进施肥方法 化肥作追肥施时,宜用水浇施,或雨后土壤湿润时施用。 复合肥 掺混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