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农化知识_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2-09-09 12:36    文字:【】【】【
摘要:农化知识_, 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 气和热量的能力 。  农民常说的地肥、地瘦,科学意义上讲就 是土壤肥力,也叫土壤肥沃程度。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各种

  农化知识_, 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 气和热量的能力 。  农民常说的地肥、地瘦,科学意义上讲就 是土壤肥力,也叫土壤肥沃程度。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 体,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 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就是存在于土 壤中的所有含C的有机物质,其含量多 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一)土壤质地  土粒: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有大有小  粒级的概念:根据土粒粒径大小将其分为若干组, 称为土壤粒级。  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所占的百分比,也 称为颗粒组成。 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 类型。有砂土、粘土和壤土三种。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1、砂质土壤主要特性(优势粒级性质)  砂粒大于50%;  通气透水,  养分少,不保水肥;  易耕; 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  发小苗不发老苗。适合红薯、花生、西瓜等 块根块茎类作物。

  2、粘质土壤主要特性:  粘粒高于30%,  通气透水不良;  保水保肥,  养分含量高;  升温慢,冷性土 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合于小麦玉米 等禾谷类作物。

     粉粒大于30% 北方称为二合土; 性质介于粘土与砂土之间,是农业生产较为理 想的土壤质地。

  期必须控制氮肥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旺长而造成作物倒伏现象。③ 作物生长发育的后期不宜过晚、过多的追施氮肥,以免造成作物贪青晚 熟。

   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  1.对不同质地的土壤,首先要强调因土 制宜地耕作和管理。  2.对过砂或过黏的无法种植的土壤也可 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改良:客土法、 耕翻法(翻淤压砂,翻砂压淤)、引洪 漫淤法和增施有机肥。

  (一)土壤酸碱性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来,因此土壤的酸碱性受母岩和气候 控制。如花岗岩风化后,呈酸性;而石灰岩风化土壤多呈 碱性。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淋溶强度大,呈酸性;而干 旱和少雨地区淋溶弱,大多呈中性或碱性。酸雨对酸雨分 布区的土壤酸度有重大影响。 我国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以长 江为界,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土壤,长江以北 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土壤酸性过大,可每年每亩施入20至25公斤的石灰, 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 壤反而会变黄变瘦。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中和 土壤酸性,更好地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而对于碱 性土壤,通常每亩用石膏30至40公斤作为基肥施入改 良。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 粉、腐殖酸肥等。常浇一些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 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腐殖酸肥因含有较多的腐殖 酸,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见效 慢,但效果最持久;施用硫酸铝时需补充磷肥;施硫 酸亚铁(矾肥水)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 施用。

   土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铁离子的化合状态和有机质的 含量。  热带和亚热带土壤:红色为主( Fe2O3 赤铁矿多); 而在林下或多雨的山地上部,则颜色偏黄 ( Fe2O3 · 3H2O 褐铁矿多);如果有机质含量较高, 就呈现出红褐色。  温带或寒冷地区土壤:暗黑色(有机质积聚); 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偏灰白色(碳酸钙、石膏和 可溶性盐类的积聚)。  排水不良的土壤:浅灰色、蓝灰色、蓝绿色(变价离 子呈还原状态,如 FeO、MnO )。

   (一)养分归还学说(土壤中有为何还要施肥)  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 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的养分;  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 会下降;  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需归还从土壤中取走 的全部东西;  为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中施加灰分元素

  所谓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的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 少的养分所控制,产量随这种养分多少而增减。

  最小养分律”的要点: 1、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 要来说相对含量最小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 养分。 2、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 变化而变化的。 3、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的其它养分,不 但难以提高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 效益。

   是最小养分律的引用和发展,1905年美国布来克 曼(Blakman)将其扩大到养分以外的生态因子 如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养分和机械支持等。

  其内容是: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 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 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 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不管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 其重要性相同,且不能相互代替。

  作物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这一时期 因某种养分缺少而受到的损失即使以后补充该养分 也难以补救。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增 产效能的时期。

   (一)氮磷钾的生理功能  1.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等的重要成分,氮 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 2.磷是核酸、核蛋白等的组成成分。磷肥可促进根系发达, 籽粒饱满,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 3.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 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 氮是作物体内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高等植物组 织平均含有氮素2%—3%,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氮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形成,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强 度,以增加碳水化合物,提高产量,所以氮元素有 个美称叫做“生命元素”。  此外,氮是核酸、核蛋白和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 磷是组成细胞的必要元素,如核蛋白、卵磷脂、 高能化合物ATP、ADP等都需要磷的参与,磷对提 高作物的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能力有良好的作 用,还有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特别是促进侧根、

  合成和细胞的分离,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并能 缓和由于氮肥过多引起的有害作用。钾能提高光 合作用的强度,钾素供应充足,作物体内形成的 糖、淀粉、纤维素和脂肪等较多,作物不仅产量 高而且品质好。

  常见氮肥有3种,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 1.铵态氮(NH4)的性质  肥效快,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可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 氮,易造成氮素的淋失和流失

  吸湿性强,易结块 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易燃易爆 硝酸根可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为多种气体(NO、NO2和 N2等),引起氮素气态损失

  尿素含氮量 为42%-46%, 为白色晶体 或颗粒,易 溶于水,水 溶液呈中性

  施入土壤的尿素,在 其被未转化前,可以 分子态被土壤吸附。 土壤对尿素分子的吸 附,在一定程度上有 防止尿素在土壤中淋 失的作用。尿素施入 土壤后,除少量以分 子态被土壤胶体吸附 外,大部分在土壤中 脲酶的作用下水解为 碳酸铵并进而释放出 氨气 大颗粒尿素

  1.水溶性磷肥:易溶于水,可被植物直接吸收,为速效性磷肥  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为灰白色粉末或颗粒,含有效磷

  钙易转化成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重过磷酸钙(简称重钙):是一种高浓度磷肥,含有效磷(P2O5)

  常见肥料的性质与线.弱酸溶性磷肥:凡所含磷成分溶于弱酸(2%柠檬酸等) 的磷肥,统称弱酸溶性磷肥,又称枸溶性磷肥。主要有钙镁

  钙镁磷肥:含磷(P2O5)量14%-18%,粉碎后大多呈灰绿 色或棕褐色。不吸湿、不结块、无腐蚀性。 肥料级磷酸氢钙:

  颗粒氯化钾肥为粉 红色结晶,易溶于 水,是速效性肥料 可供植物直接吸收。 吸湿性不大,通常 不会结块,物理性 质良好,便于施用。

  硫酸钾:较纯净的硫酸钾系白色或淡黄色,菱形或六角 形结晶,不易结块,易溶于水,是速效性肥料,能被植

  稻田中施用,易产生硫化氢危害。 草木灰:是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等植物残体燃烧后的 残灰,在燃烧过程中氮素几乎全部损失,含有多种灰分 元素,如钾、磷、钙、镁、硫、硅及各种微量元素。其

  中钾的形态主要是碳酸钾,约90%能溶于水,是速效钾 肥,所以在储存使用时应防止雨淋,以免引起养分流失。

  复混肥料 凡是肥料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 养分的化学肥料,称为复混肥料。复混肥料分为复合肥料和 掺混肥料

  复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 方法制成的肥料。

  复合肥料的原材料主要是矿石或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有明显 的化学反应过程,产品成分和养分浓度一般比较固定。

  磷酸铵类肥料是一种以磷为主的高浓度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有效养分均为水 溶性的。

  三元复混肥料:含三种养分叫氮磷钾三元复混肥,为了便于施用,通常在 复混肥料的包装上标明肥料配合式,即按N-P2O5-K2O(总氮-有效五氧化二 磷-氧化钾)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其在复混肥料中所占百分含量的 一种方式

  掺混肥料的原材料主要是单质化肥或复合肥料等基础肥料,配方可根据需 要在一定幅度内加以调整,产品的成分和养分比例随配方而相应变化

   土壤中氮磷钾有效形态少,作物正常生长 需求量大,所以要通过施肥来补充。  土壤中其他中微量元素有效形态相对较多, 作物需求量小,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 求。

  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如Cl-、Br-和I-之间; H2PO4-和OH-之 间;H2PO4-和Cl-之间;NO3-和Cl-之间; SO42-和SeO42-之 间 2. 协助作用

  (2) 表现: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NO3- 、 SO42-等对阳离子的吸收有 利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 叶部吸收养分是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最后 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

  意义: 当土壤环境和水分过多或过干等造成根系营 养吸收受阻或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动衰退时,叶面 吸收养料可以弥补根系吸收养料不足,但只能做为 根系营养的一种补充,而不能代替。

   为农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养分的物质或为该 善农作物生长环境而添加到土壤中的物质。

   2.肥料的分类  (1)按作用效果分: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 直接肥料: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的肥料叫直接 肥料;  间接肥料:能改善土壤性状使适于作物生长从 而增加植物营养的肥料。例如石灰是酸性土的 间接肥料,石膏是碱性土的间接肥料。

   (2)按肥料性质分:有机肥和无机肥  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质的肥料,如人畜粪便、秸秆、 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另外还包括饼肥(菜籽 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等。  无机肥:用化学方法生产或开采矿石加工制成的。  有机肥和无机肥特点对比如下:  有机肥:养分全面、养分含量低、肥效缓慢、含有机 质,可培肥改土、施用量大、积造施用费力  无机肥:养分单一、养分含量高、肥效迅速、无、施 用量小、施用省力  (3)按养分的种类分:单一肥和复混(合)肥

  复混肥料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 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复合肥料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 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掺混肥料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 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BB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的复混肥料。 复合肥相比单一肥的优缺点: 优点:1.养分品种多2.副成分少,物理性状良好3.节省储藏运输费用,减 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 缺点:1.养分比例固定,难适应不同作物、土壤2.比较难满足施肥技术要 求

  (4)结合我们肥料销售,介绍下氯化钾和硫酸钾型复合肥(均指三元复合肥) 如果复合肥中氯离子含量≤3%,为硫酸钾型复合肥;氯离子含量>3%,为氯化钾 型复合肥。两种类型复合肥适用作物种类不同,后面详细介绍。

   1.氮肥  (1)铵态氮肥: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 氨水、液氨,水旱均可用  (2)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 旱田效果好(易燃易爆)  (3)酰胺态氮肥:尿素、石灰氮——氰氨化 钙,水旱均可  (4)缓释氮肥:如在尿素中加入尿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在尿素外面做硫磺包衣等等

   2.磷肥  (1)水溶性磷肥: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 钙,用于碱土效果更好  (2)枸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 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偏磷酸 钙,用于酸土  (3)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骨粉,用于酸土

   3.钾肥  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等  氯化钾适合于除盐碱土之外的各种土壤,在酸性土壤或长期大量 施用氯化钾的土壤上应注意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其他碱性肥料。  硫酸钾适宜于各种作物和土壤。长期施用应配合有机肥和碱性肥 料。  草木灰属碱性肥料,最适合应用于酸性土壤,一般土壤施用也很 好,盐碱地应少用,砂性土要分次施用。  4.复合(混)肥  (1)二元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 (2)三元复合肥:15-15-15、18-10-12、25-12-8等  5.掺混肥(BB肥):测土配方常用

  1.总养分: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 之和,以质量分数计。 2.配合式:按N-P2O5-K2O(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其在复 混肥料中所占百分比含量的一种方式。 (不含

  1.总N的单一养分 2.有效五氧化二磷的单一养分 3.氧化钾的单一养分 单一养分要求:单一养分含量不应小于4%,且单 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1.5%。 例如:标示总N含量15 检测值为13.4 负偏差绝对值1.6 超过1.5的标准 即总N含量不合格。

   4.总养分  要求:总养分的检测值不得小于标明的各 单养分值之和。  根据总养分含量将复合肥分为高中低三种 浓度复合肥,具体如下: 高浓度 ≥40.0% 中浓度 ≥ 30.0% 低浓度 ≥ 25.0%

   5.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比  磷根据形态不同分为水溶性磷、枸溶性磷 和难溶性磷。其中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为 有效磷。  要求: 高浓度复合肥≥ 60% 中浓度复合肥≥ 50% 低浓度复合肥≥ 40%

   7.水分的质量分数  一般市场上不做检测,以出厂检验数据为准。 高浓度复合肥≤2.0% 中浓度复合肥≤ 2.5% 低浓度复合肥≤ 5.0%  其他要求(1)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 肥并在包装容器上注明为“枸溶性磷”时,“水溶 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项目不做检验和判定。若为 氮、钾二元肥料,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项 目不做检验和判定。  (2)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0%的产品,应在 包装袋上标明“含氯(高氯)”,标识“含氯(高 氯)”的产品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可不做检验和判定。

   1.肥料名称和商标 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ххх” “хх 肥王”等等  2. 规格、等级和类别  3.总养分、配合式  4.产品标准编号GB15063-2009  5.生产许可证号(XK…)和肥料登记证(NY…高浓度复合肥可免肥 料登记证)  6.净含量  包装规格为50.0kg、40.0kg、25.0kg、10.0kg.每袋净含量允许范围 分别为(50±0.5) kg、(40±0.4) kg、(25±0.25)kg 、 (10±0.1)kg,每批产品平均每袋净含量不低于50.0 kg 、40.0kg 、 25.0kg 10.0kg。

   9.其他说明 (1)根据肥料中所含氯离子情况分为高中低氯三种复合肥,具体如下: 氯离子含量≥30% 为高氯 氯离子含量在15%--30%之间 为中氯

  氯离子含量>3%的产品,应用汉字明确标明:“含氯(低氯)”、 “含氯(中氯)”、“含氯(高氯)”。标明“含氯”的产品,包 装袋上不应有忌氯作物的图片。也不应有“硫酸钾型”、“硝酸钾 型”、“硫基”等容易导致用户误认为产品不含氯的标识,有“含 氯(高氯)”标识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适用作物品种和 “适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警示语。 氯离子含量≤3%时,为硫酸钾型复合肥,可以不标。

  (2)产品中如果含硝态氮,应在包装上标明“含硝态 氮”。 (3)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磷料的产品应在 包装上标明为“枸溶性磷”。 (4)含有尿素态氮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以下警示语 “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5)如产品中含中微量元素,中量元素含量≤2%,微量 元素≤ 0.02%包装袋上不可标出 (6)其他法律法规要求标示的

  当前国家提出的发展 优质指标 高产、优质、高效农 高效指标 业的基本要求

   1.施肥时期  (1)基肥  在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而施用的肥料,其着眼 点为作物生长的全程,以有机肥料为主,Pk肥一般也 做基肥。  (2)种肥  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用,着眼点为苗期,以化肥为 主。  (3)追肥 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目的是弥补基肥或种肥的不 足,满足植物生长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主要 用化肥。

   重化肥,轻有机肥  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  重氮磷肥,轻钾肥

  1、拟定目标产量,按常年平均产量高出10-30%拟定。 2、测试土壤养分,评定划分高、中、低、缺四个土壤 肥力等级。 3、根据肥料养分含量及作物对养分需求量,进行有效 计算。 4、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使用。 5、大、中和微量元素相结合使用。 6、及时田间营养诊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7、合理确定基肥、追肥用量,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

  作物按分类方法不同有几种分法, 这里我们只讲一种和我们销售肥料相关的分法。

   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四大部门 九大类别)  1.粮食作物  2.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  3.绿肥及饲料作物  4.药用作物

   ①禾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 小麦、大麦、 燕麦、黑麦、稻、玉米、谷、高梁、黍类等  ②豆类作物:主要是豆科植物 大豆、豌豆、小 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小扁豆等  ③薯、芋类作物(根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 山药、芋、木薯等

   ④纤维作物 麻等)  ⑤油料作物 蓖麻  ⑥糖料作物  ⑦其它作物 蔬菜瓜果等 棉花、麻类(大、苘、红、黄、亚

  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红花、 甜菜、甘蔗、甜叶菊 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

   3.绿肥及饲料作物  ⑧绿肥及饲料作物 田菁、苕子、苜蓿、 草木樨、沙打旺等。

   农业生产中用肥主要涉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所以只 针对这两种说明  (一)对氯离子反应的分类  1.忌氯作物:烟草、甜菜、茶树、甘蔗、甘薯、柑橘、马 铃薯、葡萄、苹果、蚕豆、草莓、柑桔、西瓜、桃树及 茄科作物。概括来说,就是粮食作物中豆类、薯、芋类 作物和经济作物(除纤维作物外)为忌氯作物。  2.喜氯作物:棉花,麻等纤维作物(属经济作物)。

   1.粮食作物中豆类作物和薯、芋类作物用硫酸钾 型复合肥。  2.粮食作物中的禾谷类作物,用氯化钾型和硫酸 钾型两种类型复合肥均可,但出于成本考虑最好 用氯化钾型的复合肥。水生作物一般不能用硫酸 钾型的复合肥,防止淹水时间长生成硫化氢烂根。  3.经济作物中纤维作物用氯化钾型的复合肥,其 他经济作物用硫酸钾型的复合肥。

  (一)以种植作物食用部位分:根茎叶花果实:(根茎果钾需求高;叶氮高; 其他平衡肥) (二)根据市场情况 1.禾谷类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等。它们对氮、磷肥的反应都较好。因 此,增势氮磷肥增产效果明显。一般玉米高氮为主,28-6-6,小麦高磷中氮 为主,如18-20-7、16-20-7、16-16-8等。 2.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等。它们对养分的需求量要比禾谷类作物多。它 们对磷钾肥料的反应很敏感。因为这些作物多为喜钾的作物,一般在适施氮 肥的基础上施用磷钾肥不仅能明显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产品品质。一般以 高氮高钾为主,18-12-18. 3.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因为它们有与其共生的根瘤菌,能提供一定 数量的氮源,因而在施肥上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数量,实行 平衡施肥,同样能获得丰收。一般以高磷低氮为主,如10-25-10等。

   1.水稻完成一生生长需要110-130天左右,主 要有以下几个生长阶段:幼苗期、分蘖期、拔 节期(营养生长)、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 (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乳熟期、蜡熟期、 完熟期(生殖生长)。  2.水稻吸肥规律:水稻分蘖以前吸收养分较少。 水稻分蘖至抽穗期是养分吸收最多的时期,这 时期吸收的养分占一生总吸收量的一半以上。 水稻抽穗到成熟阶段,吸收的氮占总吸收量的

   六分之一;磷占三分之一;钾占四分之一。由此看出, 水稻生育中后期对磷、钾的营养要求较高。  3.大田水稻施肥量:一般复合肥亩用量35~50公斤, 返青期追尿素亩用量15~20公斤。

   1.小麦根据播种时间不同,生育期也不同, 一般秋播小麦在230-280天,春播小麦在 100-120天。  小麦生长期大致可分为这几个阶段:出苗 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 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 期。

   2.小麦吸肥规律: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 峰: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 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30-40%左右,在开花以后仍 有少量吸收。小麦对磷、钾的吸收,在分蘖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 30%左右,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 最多,约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开花期为 最多,占总吸收量的60%左右,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已达最大量。 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用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幼 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 的时期,需要较多的氮、钾营养,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增粒。 抽穗、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磷营养,以防脱肥早衰,促进光合 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促进麦粒灌浆饱满,增加粒重。

   3.小麦施肥量:在灌溉冬小麦区,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 和全生育期需的氮量的60%的化学氮肥,100%的磷、钾 肥撒施后耕翻入土,一般情况下,可亩施高氮高磷复合肥 40-50公斤。拔节追施尿素10公斤/亩左右。在干旱冬小麦 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少,浅施追肥效果差,一般 不施追肥。而采用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 施。有秸秆还田的地区,注意在秸秆还田的时候补施1015公斤尿素。

   1.玉米根据早晚熟品种不同,完成整个生 育期需要的时间也是跨度很大,从80到 130天左右不等。整个生育期主要分为这几 个阶段: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 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 2.玉米吸肥规律:玉米苗期植株小,生长慢,对 养分吸收的数量少、速度慢。拔节、孕穗到抽穗 开花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 阶段,生长速度快,吸收养分的数量也多,是吸 肥的关键时期。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虽多, 但吸收速度逐渐减慢。

   3.玉米施肥量: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 而增加。一般复合肥亩用量为40~50公斤, 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亩用量10~15公斤, 粘土和粘壤土可以一炮轰,沙土则要分次 施肥。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烧苗。

脚注信息